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 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来源:《长安》杂志2025年第3期   发布时间: 2025-04-10 11:26:41  作者:

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

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中央政法委六局

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套,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政法工作改革创新,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实施方案,把握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时序性,蹄急步稳推出制度成果,抓好成果转化。

二是持续优化机构职能体系。完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着力构建优化协同、科学合理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研究规范专门法院设置,研究铁路、林区、垦区等法院检察院改革,继续推进民航公安机关和海关缉私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检察室、司法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编制和员额跨域统筹使用、动态管理。

三是精准打通司法责任制堵点。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全链条完善司法责任归属、认定、追究工作机制。加快完善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规范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惩戒委员会设置和运行机制,完善业务部门负责人办案监督管理职责,推进司法惩戒工作实质性开展。加强对聘用制书记员、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和保障。

四是着力解决制约监督难点。完善权力运行内外部制约监督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完善执法司法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纠正工作机制,研究规范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适用,依法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和监督,完善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制度。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试点,健全违法犯罪线索移送机制。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细化公开范围、标准、程序。加快建设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高办案效率,强化制约监督。

五是纵深推进诉讼制度改革。着眼全面推进严格依法办案,提升程序效能,不断完善规则、细化流程。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规范立案和调解工作,防止“立案难”问题反弹回潮。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刑事指控体系,规范量刑建议和量刑裁判关系,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细化依法从宽、从严的标准和程序,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完善司法救济保护制度,完善国家赔偿制度。规范案件指定管辖和集中管辖适用,深化行政案件级别管辖、集中管辖、异地管辖改革。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约定管辖的适用规则,明确当事人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条件和程序。

六是深化落实社会稳定法治化机制。在法治轨道上完善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机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深化落实未成年人、刑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政法领域信访工作“五化”“四到位”,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解决。深化国际执法司法合作,立足政法职能,研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法治机制。

七是切实增强政法公共服务改革效果。优化政法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研究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律师制度,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研究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加强法学会建设,用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发挥法学专家咨询作用。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