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市居民使用智慧司法一体机填写诉状。受访单位供图
3月28日,困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市民王某的工程款纠纷,在博乐市综治中心解决了。
当天,王某在博乐市综治中心向工作人员反映,某地产公司拖欠他2022年至2023年工程款合计22.51万元,施工单位以“甲方未支付工程款”为由拒绝结算,王某手中仅有考勤表和欠条,未签订正规劳动合同。
接到求助,综治中心指派专职人民调解员许杨接待受理,许杨按照“首办负责制”,联动法院、住建、劳动仲裁等部门,完成案件性质认定、责任主体锁定和处置路径规划。
在调解过程中,许杨通过法律条文压实总包责任,突破甲方付款抗辩,最终促成四方(民工、分包方、总包方、甲方)达成1年内阶梯式付款协议。
如今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成为居民的共识。
今年年初,博州在州、县(市)、乡镇(街道)成立综治中心实体机构,4个县级综治中心、28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转。1月至今,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60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挽回经济损失约600余万元。
综治中心如何建设?怎样发挥作用?博州着力打造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提升效能的社会治理工作平台,将综治中心建成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联合作战中心。
博州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州在综治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强化资源整合,不仅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集中进驻,还推动法院、公安、司法、信访、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形式进驻中心。各级中心对常驻和派驻人员实行统一管理、调配。
同时,博州依托综治中心,坚持职能统筹、权责明晰、高效运转,建立群众诉求“首办负责、即接即办、分流转办、跟踪督办”运行机制。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牵引,延伸拓展“一站式”矛调线上平台、网格化智能平台等应用场景,聚力搭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目前,博州各县(市)综治中心总面积达到5800平方米,确保了综治中心有地方、有条件运行。
博乐市创新建立“书记领衔”机制,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高位推动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双中心”互促共治工作格局。群众可“按需点单”,快速对接专业调解员、法律顾问等资源,无论是邻里之间的小矛盾,还是涉及法律政策的大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实现“矛盾化解有门路、法律咨询有保障、心理干预有温度”。
温泉县综治中心创新推行“三下”工作法(即力量下沉、服务下倾、矛盾下行),选派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162名工作人员,每周下沉到乡镇和村队(社区)的调解队伍中,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精河县综治中心通过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近10家单位入驻中心,实现一体化集成办公。设置群众接待室、人民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多个特色功能区,做到了有问题有矛盾“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趟”,真正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暖心站”。
(记者 张蕾 通讯员 艾尔登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