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基层治理更高效,让公平正义在身边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发布时间: 2025-03-26 16:01:30  作者:李增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年底以来,切实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多头跑”向“一站式”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升级,走出了一条资源整合、法治引领、服务为民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综治中心,市民张先生因借条丢失导致多年讨债无果的难题,仅用两天便得到解决;托里县综治中心运行40天即化解矛盾纠纷100起,满意率达100%……这些案例背后,是新疆各地以“最多跑一地”为目标构建的闭环解纷机制。

新疆将综治中心定位为“矛盾纠纷终结站”,通过“一窗受理、分类处置、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全流程服务。沙依巴克区构建“六横三纵”工作体系,横向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六大调解力量,纵向贯通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托里县建立“联合接访+多元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对调解协议即时司法确认,赋予调解结果强制执行力;青河县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14个职能部门协同处置复杂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扇门受理、全流程处置”。

“过去群众解决问题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进一扇门,就能享受全链条服务。”沙依巴克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郭晓霞介绍,沙依巴克区综治中心整合25家单位资源,实行“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构建多元共治“大平台”

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综治中心,“一站式”大厅内,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10个常驻部门窗口有序排列,住建、人社等16个轮驻部门按需入驻。这里推行的“1396”工作机制,以1个县级平台统筹,县乡村3级联动,9类行业专班攻坚,6项制度保障运行,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与法治化水平的“双提升”。

新疆各地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理念,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治理资源深度融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依托综治中心,建立了群众诉求“首办负责、即接即办、分流转办、跟踪督办”的运行机制,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能够“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截至目前,共化解矛盾纠纷案件730余件,化解率达到了100%;温泉县打造“1个平台+5大支撑”模式,整合公检法司等7家常驻单位,实现“调裁诉”一体解纷;阿勒泰市创新“你点单、我派工”模式,群众通过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点单”,系统精准匹配法官、律师等专家“接单”;托里县组建“行业调解+支持起诉”专班,劳动监察、检察、法院联合为农民工讨薪开辟绿色通道。

“综治中心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化学反应’。”伊犁州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汪明洋表示,2024年以来,全州9个县市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纠纷2000件,调解成功率98.5%。

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镇综治中心,一场因租房引发的纠纷正在调解。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从民法典合同编切入,厘清双方权责,促成当场和解。“调解不是‘和稀泥’,必须于法有据。”大河镇干部薛雷说。

新疆将法治思维贯穿综治中心建设全过程,各地检察院入驻综治中心,对调解程序全程监督。沙依巴克区聘请律师组成法律援助服务团队,对疑难案件导入法治化“路线图”;托里县为当事人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通过诉调、访调、专调等多元渠道,分层分类化解纠纷。库尔勒市开展普法直播,不定期由法官、检察官解读典型案例。克拉玛依市制作短视频,用群众语言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新源县构建“综合受理、调解先行、诉讼断后”机制,确保群众权益依法兑现。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统筹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确保让群众切实增强法治获得感。

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疆答卷

在温泉县,居民吐某握着综治中心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拖欠多年的1.5万元欠款终于追回;在墨玉县,综治中心积极做到让婚恋纠纷、家庭琐事、邻里矛盾等问题解决在网格内;在奇台县,综治中心将服务延伸到群众指尖,让群众“找说法”更方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对矛盾诉求实时跟踪回访,确保“案结事了”;伊宁市综治中心推行“五个一工程”,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平安不出事”;……这些鲜活场景,成为新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我们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综治中心成为平安建设的‘前沿哨’、法治建设的‘服务站’。”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天山南北,各地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部门协同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矛盾化解从“末端处置”转向“源头预防”,法治服务从“普惠供给”升级“精准滴灌”,正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疆创新探索实践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