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发布时间: 2025-03-16 19:34:13  作者:潘从武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袤的大地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在深入推进。

自2024年底启动试点以来,新疆全区16个试点县市区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数字赋能,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形成“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治理新格局,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了鲜活的经验。

高位统筹:构建社会治理“前沿阵地”

新疆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抓手,建立党委领导、政法委统筹、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16个试点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通过专题调研、现场办公破解建设难题。博乐市创新“书记领衔”机制,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奇台县投入专项资金升级场所设施,墨玉县等地同步推进,实现资源集约化配置。各地因地制宜改造原有矛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场所,统一规范名称标识,形成覆盖全疆的标准化综治服务网络。

在硬件升级基础上,新疆建立“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整合政法、信访、司法等20余个部门力量。库尔勒市组建40多名专家构成调解专家库,墨玉县推行“16家常驻+6家轮驻+职能部门随叫随驻”,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治理体系。和布克赛尔县综治中心设立9个服务窗口,涵盖劳务纠纷、民事调解等9类事务,实现群众诉求“进一扇门、解万家忧”。

机制创新:激活矛盾化解“源头活水”

新疆各地综治中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阿勒泰市充分用好“三调联动”模式:线上依托自治区综治平台,实现相关部门数据互通,通过“吹哨派单”快速响应诉求;线下组建30人的“金牌调解员库”,法官、民警、律师协同提供“点单式”服务。洛浦县建立全量全域矛盾纠纷调处专家库,群众可在线“点对点”选择专家,通过远程视频实现“云端解纷”。

针对复杂矛盾,各地形成特色化解路径。阿克苏市采取“统、汇、研、转、调、评”六段式工作法,设立“大碗茶馆”“评理说事点”等议事平台,推动诉讼案件量三年首降;岳普湖县探索将心理疏导融入调解,通过“法律宣传+心理服务”实现“案结事了心顺”。2025年以来,试点地区做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早预防,群众满意度超95%。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治理“中枢大脑”

新疆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搭建全区统一综治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智能化跃升。奇台县系统性推进数据应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动态监测和协同机制实现风险隐患及早预警与妥善处置。墨玉县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调配资源,提升诉求响应效率。博乐市综治中心通过“互联网+诉讼服务”,高效完成跨省借款纠纷线上调解,实现“隔空解纷”。

新疆将基层智慧治理触角不断延伸,奇台县综治中心通过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诉求收集、智能分派和进度追踪,形成闭环管理,最大程度为群众排忧解难;洛浦县建立“网格发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90%的矛盾在乡镇、村社源头化解。

群众满意: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在和布克赛尔县,甘肃务工人员陈某通过综治中心追回30万元欠薪后,专程赠送锦旗致谢;沙湾市居民王某在调解员帮助下,仅用一天化解装修纠纷,避免对簿公堂。今年以来,各县市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同比平均上升三分之一,一次性化解成功率平均达90%,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这些成效背后,是新疆对治理效能的极致追求。

精河县形成“大调解”格局,已成功妥善化解纠纷600余件;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设立“百姓说事点”,让群众困难有处说、诉求有人应;库尔勒市通过“民情110”平台顺利解决某小区地下室渗水等民生难题,赢得居民点赞。正如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郭晓霞所言:“群众遇到问题不用慌,综治中心来帮忙。进一家门,解百家难。进一扇门就能解万家忧,这是我们对群众的庄严承诺。”

从“分散调处”到“集成服务”,从“人工跑腿”到“数据跑路”,随着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顺利推进,新疆各地有力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正朝着“风险隐患发现在源头、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的目标稳步迈进。

据介绍,新疆将持续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让法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亮底色。在这场关乎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中,新疆以综治中心为支点,正撬动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筑牢平安基石。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