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大妈,你们最近相处的还好吗?”7月3日,库车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庭长斯依提·亚森打了一通回访电话,确认艾大叔真的戒了酒、他和帕大妈已和好如初后,在登记本上写下“和好”二字。
帕大妈和艾大叔结婚近30年,今年5月,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在哈尼喀塔木乡阿热买里村开展巡回法治宣讲活动时,帕大妈找到法庭工作人员,提出离婚诉求,斯依提和阿热买里村人民调解员吾斯曼·艾海提立即前往帕大妈家中了解情况。
原来,因为性格差异,二人经常发生争吵,有时艾大叔喝多了酒,还对帕大妈动手。如今看着孩子都已成了家,帕大妈不想再忍耐了。
“结婚快30年了,这样的缘分来之不易,夫妻之间遇到问题要多沟通。”“喝酒打人可不行,家暴属于违法行为!”斯依提和吾斯曼先劝慰帕大妈夫妻之间要互相包容,接着向艾大叔释法,指出他的不是。
艾大叔当场写下保证书,表示会改掉酗酒恶习,多关心关爱妻子。
近年来,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以“法律巴扎”党建品牌为引领,打造立体联动、多元共治的多元解纷模式,不定期开展巡回审理,搭建起群众“家门口”的说事、解纷、普法平台,将法送到群众身边,把理讲到群众心里,被群众亲切称为“巴扎法庭”。
近日,在热闹的巴扎上,斯依提带着法庭工作人员开展法治宣讲,正巧遇到艾某某。问起艾某某和邻居巴某相处的情况,他爽朗地回答:“我们两家从那以后再也没吵过架,现在就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帮助!”
2021年10月,艾某某驾驶电动车搭载邻居巴某一同去村委会办事,返回途中不慎撞到路边电线杆,导致巴某右腿骨折。巴某要求艾某某赔偿医疗费、精神抚慰金等4万元。艾某某只愿给付医疗费1.5万元,巴某一气之下将其诉至法庭。
人民调解员吐妮萨衣木·吐尼亚孜先后组织4次调解都以失败告终,双方依然情绪激动,争执不休。吐妮萨衣木找到斯依提,表示准备放弃调解,将案件转入诉讼阶段。
斯依提向吐妮萨衣木支招:“双方的争议焦点是赔偿金额,不能一味地讲邻里感情,要向双方明确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和范围。”
吐妮萨衣木再次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围绕赔偿金额重新计算,斯依提则在一旁帮双方分析利弊,最终艾某某认可了赔偿责任并同意当场向巴某赔偿2万元,两位邻居握手言和。
“当时我刚到法庭工作,这起纠纷迟迟调解不好让我倍受打击,多亏斯依提一直帮助我、鼓励我。这些年,我学到了很多调解方法和技巧。” 这起纠纷的调解,让吐妮萨衣木收获很大。2023年12月,她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人民调解员”。
为持续提升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常态化组织辖区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今年,法庭联合辖区司法所、村委会,组织50名“法律明白人”建成家事调解队伍,通过在巴扎普法、将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里、在葡萄架下调解等多元解纷模式,实现指导培训、前端化解、司法确认全流程管理,不断推动调解工作由乡镇向村(社区)再向村小组延伸,多方联动解民忧,受到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