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夏日、风光无限,新疆的大美风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为进一步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新疆公安机关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开启“同心护旅”“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两个专项行动,创新“旅游警务”,打造服务品牌,实现了由粗放到精细、由被动到主动、由配合到合作的转变。
安全管理放第一
如何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有品质的服务,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是旅游警务工作的重点任务。
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建成对外开放后,每日参展人流量都在4000人次以上,最高单日人流量达1.5万人次。
“与一望无际的风景区相比,博物馆虽然占地小,但对游客的安全保障要求并不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头宫派出所副所长刘翔说。
针对博物馆场地大、文物多,人流大、求助多的特点,头宫派出所通过开展安全防范督导检查,确保场馆内外安全。“我们按时对馆内安保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考核演练,提高馆内安保力量与周边便民警务站联勤联动能力,近年来馆内外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刑事案件。”乌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杨杰说。
“最近,来露营的游客比较多,孔雀河生态公园延伸段的治安和交通问题要重点关注。”“游客的聚集娱乐活动会影响民宿住客,管理不好是个大问题。”5月12日,一场涵盖问题收集、疑难会诊的旅游警务民情会在库尔勒市公安局召开,社区干部、居民代表提出不少尖锐问题,旅游警察边倾听边记录,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库尔勒市公安局常年坚持到涉旅企业座谈走访,建立联防共建机制,围绕景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消防检查、城市噪音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成立专班,及时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安全隐患,为旅游景区及场所的平安“兜底”,让企业放心,更让游客无忧。
今年以来,新疆公安机关持续强化警种联动、警民共建、警地融合,不断健全完善旅游景区景点综合治理体系,探索并优化警务运行机制,做好交通安全出行、景区巡逻防控、消除安全隐患等各项工作,全力打造“隐患少、警情少、服务优”的平安景区,用群众的褒奖为旅游警务工作打出高分。
便民服务“花样”多
2023年,新疆接待境内外游客2.6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到来的旅游旺季,无疑是对新疆公安的又一次考验。在紧盯旅游治安风险的同时,科学及时的提供秩序维护、交通保畅、紧急救助、纠纷维权等精细服务,才是让游客满意的关键。
“感谢您帮我找回钱包!”近日,来自北京的游客冀女士,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古城卫士解民忧”字样的锦旗,送给喀什古城执勤民警。
为确保游客畅游喀什,喀什公安构建动态弹性运行模式,做实“主动警务”和“预防警务”,整合古城义警、警务协理员为补充警力,对景区及周边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巡逻和交通疏导,确保第一时间解决游客的各类困难诉求。
新疆公安还升级服务类目,在景区设立警务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博湖县县域内218国道和西海路路口交汇处,可以看见一块写着“西海枫警”的标牌,走近一看,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饮用水、旅游地图、急救药箱、便民物品一应俱全,还设有交通警示教育区。这是博湖县公安局在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设立的交通服务站,承载安全宣传、便民服务、应急处置等功能。
“看见‘西海枫警’的标识,我们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询问,没想到里面真有急救药品。”5月14日,来自西安的游客刘女士带着孩子到景区游玩,突遇孩子发烧。情急之下,刘女士来到“西海枫警”交通服务站求助,民警及时将药品送到刘女士手中。
新疆各地公安机关通过景区警务室、服务站、流动警车,把服务送到游客身边,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和咨询,用“辛苦指数”换来游客的“幸福指数”。
宣传普法不缺位
我区各地公安机关将普法宣传工作贯穿于“旅游警务”中,在旅游高峰时段深入景区、景点,发宣传册、现场答疑、互动普法,以增强游客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反诈文艺小分队进夜市演出,是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一大特色。5月4日,胡女士在乌市花田小镇夜市观看了民警表演的反诈节目后,主动讲述自己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理财老师”,并提出疑问,在民警专业分析和劝阻下,胡女士认清骗局,并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在法治宣传工作中,喀纳斯景区公安局积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每个民警都是景点的“引导员”。民警通过现场介绍、新媒体平台推广等方式,向游客展示喀纳斯的壮丽风景、独特文化和旅游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平安喀纳斯”微信公众号、“喀纳斯警事”官方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不定期发布涉旅信息,及时回应游客关切。
新疆各地民警运用多种方式向广大游客、景区周边群众及景区员工进行各类法治宣传,引导游客自觉遵法、守法,遇到纠纷理性维权,这也为维护游客权益、规范景区旅游秩序提供了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