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应急管理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举报工作,鼓励社会公众参与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结合指导意见出台,应急管理部近日从各地查处的举报案件中选取并公布5起典型案例。
对老百姓来说,安全是最“稳”的幸福,也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一些地方和领域仍存在安全管理不严格、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职能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但也要看到,职能部门的力量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借助群众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装上“千里眼”“顺风耳”,让职能部门的执法更加精准高效。
比如,此次发布的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查处的制贩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案件,就得益于群众的举报。众所周知,从事特种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作业安全。一旦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的人员使用假证从事特种作业,势必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对群众举报内容核查后,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公安机关介入,成功打掉了一个跨省特种作业操作证制贩犯罪团伙,有力消除了一系列重大安全隐患。举报人也获得了相关部门给予的5000元奖励。
发布这些典型案例,对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最直接、最直观的范本,能够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热情。社会公众积极“找茬挑刺”,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必将无处可藏。在发挥典型案例引导作用之外,应急管理部门还通过发布指导意见,从畅通举报渠道、规范举报处置工作流程、发挥举报奖励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对举报制度作出进一步完善,旨在让群众能够便于举报、敢于举报、勇于举报、放心举报,这也是最大程度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的切实之举。
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永远在路上。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完善举报制度机制,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良好氛围,必将激发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磅礴力量,筑牢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