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推动解决“新疆不包邮、不发货”问题;印发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与监管工作指引》,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再添保障……在主题教育中,我区各单位勇于向群众身边的“老大难”问题开刀,彰显了动真碰硬为群众解难题的真情与担当。这种直面难点、直击痛点的工作作风,必将推动主题教育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老大难”问题,通俗地讲,就是那些明明需要解决,却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解决不了,原因有二:一是问题本身复杂,解决难度大;二是问题本身不大,由于长期存在认识、责任、能力等缺位,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解决的难度亦加大。需要明确的是,一些群众关心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痛点和难点,它们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得到解决,还会严重牵制发展速度。
解易事,省时省力见效快;破难题,耗时耗力收效慢。然而,我们绝不能以事易而为之、以事难而不为。破解“老大难”问题,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最终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如果干部遇到群众最关心的难题就玩“躲猫猫”,任其“坐大变老”,这是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的作风表现,怎能令群众满意?只有对难题不回避、不推脱,迎难而上,将长期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更强,主题教育也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再聚焦问题本身,“老大难”问题难解却并非无解。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各族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愿望渐成现实;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新疆特色农产品卖得更快、更远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基本解决了旅游景区如厕难题……近年来,我区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解决了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实践证明,只要找准病根,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对方法路子,“老大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当然,向“老大难”问题开刀,也绝非易事。一些问题既需要统筹协调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又需要真刀真枪地干,有时候还需要真金白银地投,拿不出可操作、能落地的关键举措,是难以成功的。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解决“老大难”问题的关键就是过河的“桥或船”。当前,无论是推动解决新疆“不包邮、不发货”问题,还是实现对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全流程监管,都要着重想办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难事办好。
开展主题教育,不仅要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更要奔着“老大难”问题去、跟着“老大难”问题走、盯着“老大难”问题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难题、破困局的实际成效,只有如此,群众对主题教育的满意度才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