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正午时分,阳光照耀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片金黄。“和田玉龙号”列车如一条绿色“长龙”穿越天山山脉,行驶在大漠戈壁。
13时许,由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7556/7557次列车从喀什站发车不久,车厢里传来阵阵吆喝。
“来来来,新疆特产馕、红枣、葡萄干、巴旦木尝一尝了呦,还有特色手工艺品,欢迎大家看一看!”正在吆喝的,是值乘该趟列车的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迪里亚尔·皮尔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迪里亚尔化身“导购”,帮登乘列车的农户售卖起土特产来。
不少旅客被穿着警服的“导购”吸引,饶有兴致地询价,不时发出赞叹。农户手机里的收款到账提示音接连响起,车厢里好不热闹。
乌鲁木齐至和田的7556/7557、7558/7555次列车是目前新疆开行的唯一一趟公益性“慢火车”,于2012年开始开行,2016年由喀什站延伸至和田站。也是新疆铁路停靠站点最多、票价最便宜的“慢火车”。列车共有66个停靠站点,平均每30分钟停一次,运行里程达1960公里。
因为票价低廉,众多南疆群众选择乘坐这趟列车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等,这趟“慢火车”还被称为流动的“巴扎”,铁路沿线群众可在火车上售卖自家生产的核桃、无花果、馕、工艺品等特色产品。
迪里亚尔自2017年入警以来,就在该趟列车值乘,他精通国家通用语言、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7年来,迪里亚尔渐渐成为列车商品交易中的“著名翻译”和“金牌导购”。
“沿线农户多选择在和田至喀什区段售卖产品,这个区段不仅时间点恰当,人流也密集,许多背包客还会专门选择乘坐这趟列车感受流动‘巴扎’带来的别样体验。”迪里亚尔骄傲地说,今年“五一”假期,他仅在和田至喀什的10个站点,就帮农户卖了200多个馕。
考虑到一些年长的旅客习惯用纸币交易,而车上的小贩也会有现金不足的情况,每次登乘列车前,迪里亚尔总会专门准备一些零钱,途经一些网络信号较弱的区段时,用纸币交易也更加方便。
“除了纸币,我身上还会随时携带婴儿爽身粉、糖果等。”迪里亚尔向记者说起五年前的那个夏天。
2018年,当时的列车还是没有空调的老式车体,仅凭头顶的风扇和车窗散热。一对年轻夫妇怀抱一个不到周岁的婴儿挤在硬座车厢,闷热的环境使小婴儿身上起了痱子,孩子烦躁哭闹。
孩子妈妈愧疚地说:“都怪我,出门时忘带痱子粉,让孩子这么遭罪。”
一句自责让迪里亚尔记在了心里。火车一到终点站,这个当时还没对象的年轻小伙子第一次走进了母婴店,购买了婴儿专用爽身粉,以备不时之需。虽然2020年底列车更换了车体,但为了以防万一,他的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遇到哭闹不止的小旅客,迪里亚尔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糖果给他们,顺便为家长和孩子宣传乘车安全常识。
在“和田玉龙号”值乘的7年间,迪里亚尔和沿线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深。
今年4月,经常乘坐这趟列车往返于喀什和英吉沙之间的4岁小朋友“派派”,生日当天专门和妈妈提着蛋糕,在列车上和迪里亚尔相约过了个难忘的生日。
7年来,迪里亚尔值乘的列车实现了零发案,他也因工作突出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3次。
“和田玉龙号”上有一本厚厚的留言册,记录了旅客们对这趟“小慢车”最真实的情感。
有名游客在留言本上写道:站台上,警察同志帮我扛起背包的瞬间让我久久难忘;暗夜里,警察同志巡视车厢的身影让我久久难忘;旅途中,警察同志热心服务的笑容让我久久难忘;载着梦想、载着希望的“小慢车”见证了“快”时代下的中国温度,祝“小慢车”在充满希望的戈壁上,越来越好‧‧‧‧‧‧
背包客的留言,写给细心的迪里亚尔,也写给了这趟温馨的“小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