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共享高质量治理成果

——克拉玛依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

来源: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23-04-20 16:53:31  作者:郭玉强

2022年12月15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金山路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调解邻里纠纷。 受访单位供图

基础实,百姓安。一域治,天下安。2020年5月29日,克拉玛依市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

3年来,克拉玛依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构建体制现代化,深入推进“五治”融合,坚决防范五类风险,互学互鉴、比学赶超,通过创新项目释放基层动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平安建设满意率从97.81%提升至99.50%,公众安全感从97.62%提升至99.66%。

“一把手工程”抓落实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这3年,克拉玛依市委始终坚持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克拉玛依市委政法委先后召开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会、平安克拉玛依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制定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等文件,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全市各级党委纷纷把市域社会治理列为“一把手工程”,将市域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列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强力推进,并列入“十四五”规划推进落实。克拉玛依市创新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机制,克拉玛依市委政法委整体规划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推进平安克拉玛依、法治克拉玛依建设,筑牢市域社会治理防风险、促法治、保平安底线。

目前,已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基地89个,开展服务项目41个。

探索“克拉玛依样本”

3年来,克拉玛依市各级政府统筹行政资源,强化要素保障,明晰权限职责、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治理架构,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指挥链,将政府责任制严格落实到位。全市15个街道(乡镇)创新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条”和“块”拧成一股绳,建立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小区权责清单,明确“什么事项由谁负责”,应由群众解决的一般事项,引导群众自行解决;应由街道负责的常规事项,由街道“交办”解决;应由部门处理的重要事项,由街道“吹哨”解决,有效破解基层权责失衡难题,推动实现“看得见、管得着”。

克拉玛依市通过完善人大、政协以及基层等民主协商渠道,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决策中来。建立政府服务热线综合平台、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一系列网络平台,解决群众诉求20余万件,消除群众报送的身边隐患1.7万余个。

群团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助推市域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克拉玛依市工会组织不断拓展入会覆盖面,“两新组织”建会率达100%;妇联加快探索婚调委及其阵地建设,化解婚姻家庭纠纷1192件,化解率100%;法学会与中国石油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解决平安克拉玛依建设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治理等社会治理领域制度创新和难点堵点,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3年来,克拉玛依市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领域风险防范体系,“人、地、物、事、网”等治安要素管控更加智能、动态、精准,社会整体防控更加严密。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1.5%。

打造个人调解品牌

克拉玛依市推动以区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舒情”“惠琳”调解室等一批个人调解品牌,充分发挥“网格化+铁脚板+信息化”的机制优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5%。

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克拉玛依区在广泛吸收退休法律从业人员等法律志愿者组建69支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基础上,选派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建成32个调解工作室,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司法调解等服务,普及法律常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2020年,白碱滩区中兴路街道上游社区成立了老乡调解员队伍,队伍成员来自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甘肃等地。这些队员,有本地的“新疆万事通”帕尔哈提·买买提,也有新市民“河南快嘴”武伟英、“山东热心人”王言平、“河北老党员”张兆亮……他们充分利用语言通、感情浓的优势,打破地域、语言、文化壁垒,用乡音拉近距离,用乡情消除隔阂,社区矛盾调解工作事半功倍。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发挥网格员在邻里共情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小纠纷上门化解、大问题线上调解、疑难事电话讲解、邻里事融情和解。依靠群众智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群众在哪里,党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克拉玛依市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打造“10分钟党群服务圈”,网格党组织和“红色物业”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红细胞”工程,凝聚全市2600余个基层党组织、3.6万名在职党员参与“双报到、双服务、双积分、双反馈”,基层治理更显深度、更有温度。乌尔禾区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基层治理“1+1+N”的制度体系。

克拉玛依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联动,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建成“信易玫瑰”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个人守信激励上万人次,在全社会形成“有德者有得”的良好风尚。

从“治理”向“智理”转变

今年3月9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道智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 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凤翔小区居民张大爷通过手机APP交了电费后说:“这也太方便了,家里没电随时都可以买,再不用去营业厅了。”

市域社会治理向现代化推进,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 2021年以来, 克拉玛依市着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双脑共治”,探索出“一张图”导航智慧城市、“一张网”助力城市治理、“一张表”推动基层减负、“一部手机”联通千家万户的“智治”新路径,构筑以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小区等为代表的智治应用矩阵,极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克拉玛依市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一串事儿”,“线上办”“掌上办”“指尖办”“一件事一次办”的工作模式,让群众满意率达100%。

同时,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基层从“治理”向“智理”转变。“智慧社区”就是基层社会“智理”的具体表现之一。全市各街道社区陆续开通“智慧社区”服务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整合社区现有各类服务资源,可为居民提供包括政务、商务、娱乐、教育、物业及生活互助在内的多项便捷服务。

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克拉玛依市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不断加大行政监督和监察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12345政府服务热线(市长信箱)受理市民反映的咨询、投诉、求助、意见或建议等数量较上年度上升10.09%,由热线直接协调答复,受理率100%,办结率99%,逐案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做到“事要解决、息诉罢访”。智能化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市民诉求回应解决的最强“总客服”。

克拉玛依市创新实施“互联网+行业治理”,通过企业实时在线数据、GPS轨迹等先进传感技术,对全市安全生产、污染排放、校园秩序、“两客一危”车辆、危爆物品、电力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全天候立体式非现场监管预警。

在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的同时,建成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智能垃圾箱监控系统、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扫雪车GPS监控系统等行业应用系统,为智慧治理打下基础。在各类信息和系统的支持下,克拉玛依市建成城市治理导航指挥平台。

“我们将努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克拉玛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熊跃伟说。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