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中下旬,新疆开启“赏花时间”。据媒体最新报道,就在杏花盛放的短短一周时间,托克逊县就迎来了3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喀什、阿克苏、伊犁等地举办的杏花节上,也是人头攒动的景象。而如何将“颜值”变“产值”,如何以产业思维做大赏花经济,是值得我们深思用力的所在。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林果业规模化发展基础,新疆一进入春天就成为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杏花、梨花、桃花、苹果花、巴旦木花、石榴花……天山南北的“花海”“花沟”“花村”难以计数。与此同时,不少地方还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如于田的玫瑰、霍城的薰衣草、五家渠的郁金香等,更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打卡”。另外,在很多山坡沟壑之间还恣意生长着各种有名无名的山花,如缤纷的花毯,像燃烧的火焰,似大写意的中国画,同样吸引着爱花人的脚步。可以说,新疆发展赏花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新疆多地通过举办节庆活动,让赏花成为一种消费潮流,为当地带来超高人气,撬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不过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存在重“果”轻“花”、重“一时热闹”轻“长期受益”、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这固然同花期短暂等客观因素有关,更同缺少产业化思维相关。
同样是赏花,在江西婺源,把油菜花从传统种植业上升到了观光农业,并将油菜花与当地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婺源独有的自然与人文兼具的独特景观;在江苏南京,鸡鸣寺的樱花、莫愁湖的海棠花、高淳的油菜花等错季盛开,推动“石头城”成为全国热门的赏花地;在新疆于田,作为浪漫意象的玫瑰花不仅可供游客观赏,还变身干花制品、香薰精油、花卉食品等,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致富花”……这启示着我们,从各地实际出发,挖掘赏花经济潜力,在“赏花+”上做文章,就能更好放大“一枝花”的产业价值。
以产业思维做大赏花经济,关键在于紧贴人们“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需求,因地制宜延长产业链条,在空间维度上要“胸中有丘壑”,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系统考虑,为赏花植入田园采摘、特色农业、民宿度假、亲子互动、研学康养等多种元素,形成丰富多彩的大餐、套餐;在时间维度上要实现“花有百日红”,借助现代种植技术延长花期,以四时不败之花、月月可摘之果吸引游客;在文化维度上要彰显“春风十里柔情”,充分挖掘各地特色民俗文化,使游客在欣赏花的外在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底蕴。试想,置身芳香四溢的花海中,人们可以与花同眠,可以体验民俗文化,可以着汉服拍照……“美丽经济”层次内涵拓展了,人们怎能不会“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从高山之巅到河畔谷地,从村边田野到城镇街道,花海深处是新疆各族群众欣欣向荣、甜美如蜜的幸福生活。用好独特的“花”资源,发挥赏花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就能更好推动新疆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自己的“花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