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推动新疆涉外司法能力提升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3-24 16:52:31  作者:张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边境贸易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涉外的民商事案件也随之出现。如何做好涉外法治工作?如何提升涉外司法话语权?如何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新疆多地法院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发展中攒经验。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涛在线授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磊摄

打造化解平台 提升涉外司法话语权

调解、仲裁、诉讼由不同机构主导,若调解不成、仲裁不便,再转至诉讼,周期长、手续多、程序不畅通,均会影响纠纷解决的时效。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联合纠纷化解平台(以下简称“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旨在为中哈两国公民提供法律服务,多元化解国际民商事纠纷。”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法官孙振超说。

孙振超所说的“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将诉讼、调解、仲裁有机整合,形成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争端解决中心,切实满足中外当事人多元化纠纷解决需求。

今年2月,“推进霍尔果斯‘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实体化运行,在有条件的口岸所在地设立法官(检察官)工作室,建立便利、快捷的口岸贸易纠纷解决机制”被写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志豪表示,要以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为引领,全力打造新时代边贸纠纷多元化解亮丽风景线。

目前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巴克图口岸法官工作室,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红其拉甫、卡拉苏、喀什机场三个口岸设立口岸法官工作室,阿拉山口市人民法院涉外纠纷调解中心也将在近期投入运营。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扇重要窗口。“提高新疆涉外司法审判工作法治化水平和解纷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涛说。

对此,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青松建议,西北地区首家涉外法律查明和研究机构已建在新疆大学,下一步自治区高院可主动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成立新疆国际商事法庭。

加强人才储备 培养高层次涉外司法人才

涉外民商审判纷繁复杂,不仅涉及管辖权、法律适用、外国法查明,而且涉及送达、取证、外国法院判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涉外案件审判团队是审理涉外案件的重要支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韩璟认为,现阶段把涉外审判团队的年轻力量培养成中坚力量是当务之急。

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当前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孙振超说:“目前缺少研究前沿问题和熟悉涉外法律专业人才,同时对翻译人员的需求量较大。”

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吴婷表示,该市法院成立涉外审判人才库,通过走访辖区内存在涉外业务的企业,特别是驻地央企,促进成立涉外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或行业组织,以聘任特邀调解员等方式推动涉外纠纷处置人才队伍建设。

周志豪认为,全区法院要瞄准涉外法治工作布局需求,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实践锻炼,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外语水平良好、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法治队伍。

开展多方合作 构筑涉外司法联动新格局

阿拉山口市人民法院法官卡哈尔曼·沙依买尔旦介绍,该院推进联动机制建设,与检察、公安、司法、发改、投促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动协调和处置机制,并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对接渠道,形成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合力。

培训班现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磊摄

“法院应该推进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局、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更好地体现法院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力认为,同税务局、民政局等相关行政单位合作意义重大。比如说,涉外婚姻案件中,民政局可以发挥主要作用,法院在背后做强有力支撑,会更加合适。

除了各单位之间的合作,国际间的合作也十分重要。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建议,依托上合组织框架扩大合作范围,将司法协助工作纳入上合组织,定期进行交流合作。

据了解,为提升全区法院知识产权、涉外审判队伍履职尽责能力,推进新时代全区法院知识产权、涉外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19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和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共同举办了全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涉外民商事审判业务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区法院知识产权、涉外民商事法官近70人参加,并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新疆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的支持。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