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网讯 12月22日,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龟兹机场塔台的指挥下,我国首架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顺利起飞,前往天山山区进行设备运行环境测试、气象要素和气溶胶探测。这是该机型正式落户新疆后的首次试飞。
本架飞机机型为空中国王350(飞机编号B-10E6),飞机携带机载云雷达、气象探测系统和气溶胶理化特性探测设备PCASP、SMPS、SP2等,还有人影作业设备,可对空中云水资源及气溶胶等进行探测及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等,是目前中国气象和人影领域最先进的飞机之一。
新疆气象局副局长何清说,这一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托管飞机落地新疆后,填补了新疆气象部门开展科研和人工影响天气没有自己飞机的空白,能为有效增加新疆山区和平原降水、增加河流来水量、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实验平台和科学作业平台。
本架飞机在冬春季飞机人工增水作业之余,还可在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水利勘察、农业灾害调查、森林草场灭火等方面发挥作用。今冬明春,本架飞机将以库车为基地,在阿克苏地区、天山山区等地开展增雪作业和探测飞行,为南疆的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抗旱增蓄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了解到,新疆从1978年以来就租用飞机在天山山区及阿尔泰山、昆仑山开展冬季飞机人工增雪作业。近年来,新疆每年租用5架飞机开展冬春季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此次交付新疆的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为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中,由中国气象局购买、交付新疆使用的我国首架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
1959年,新疆就组织开展了人工防雹、增雨试验,也是全国最早开始人影作业的省份之一。目前人影作业已建成了覆盖新疆主要河流流域的人工增雨(雪)、冰雹频发区域的人工防雹业务技术体系,作业手段实现了飞机、火箭、高炮、烟炉等多样化,初步形成了由区、地、县、作业点组成的人工影响天气智慧作业体系。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现所有地州市全覆盖,近5年年均增水近1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