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塔城地区塔城市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司法调解”新模式,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诉源治理工作,形成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依托,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有效促进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站式服务,为民解忧办实事
“谢谢人民调解员,让我收齐了物业费,今后我会积极为小区的居民做好服务工作。”今年6月,某物业公司负责人郭某某激动地说。
塔城市某物业公司因某小区业主长期拒缴物业费,一次性将58名欠费业主起诉至法院。为充分解决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塔城市法院受理案件后为避免激化矛盾,立案庭工作人员及时向原告阐明诉前调解的优势,宣传诉讼费减免政策。在征得其同意后,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将案件委派给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调解员通过多次沟通协商,业主最终主动履行义务,物业公司与业主的矛盾得到妥善化解。
塔城市发挥司法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及行业部门资源优势,将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进行整合,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信访受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功能于一体,拓展公证、司法鉴定服务职能,实现调解资源集约化供给。
四级联动,春风化雨解心结
“袁大姐,现在不会再为门口垃圾的事情和邻居争吵了吧?”
“谢谢社区干部,让我和邻居和好如初。”今年6月22日,塔城市城东北街居民袁某某说道。社区干部通过定期走访了解到袁某某多次抱怨邻居张某某等人将垃圾倒在自己家门前,袁某某几次上门提醒,张某某态度恶劣,两家就此闹僵。了解到城东北街靠近喀浪古尔大田地,约50户居民、180余人,附近没有放置垃圾箱,继而引起邻里纠纷,社区干部将情况与环卫部门沟通,共同协商在此处放置垃圾箱,问题即刻得到解决。
塔城市充分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市、乡、村、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塔城市已实现乡村基层组织调解室全覆盖,打造10个品牌矛盾纠纷调解室,为138个村(社区)配备72名法律服务者及466名法律明白人。
五支队伍,化解矛盾在网格
“能来村上‘老丁说事点’的,其实都是村民邻里之间一些生活矛盾或家庭琐事,经过调和说事后,都能握手言和,将问题解决了。”老丁笑着说道。老丁名叫丁慎江,是塔城市阿西尔乡下阿西尔村原村长。2022年5月,退休的老丁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在家成立了“老丁说事点”,帮助调解邻里纠纷。今年4月,阿西尔乡下阿村九某与杨某因相邻土地界限不清发生争执,吵吵闹闹来到调解室,老丁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同村干部实地测量,查阅底账,耐心细致地与二人沟通协调,纠纷很快得到解决。
塔城市积极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标准,发挥好五支队伍的作用(网格化摸排队伍;市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员队伍;法律服务专业调解队伍;政策咨询调解队伍;县级领导包联队伍),强化人员力量整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截至目前,塔城市选取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摸排、调解和包联队伍,建立了由228人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
六项机制,激发基层新活力
塔城市全力打造多维度、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法统筹、部门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六项机制”(矛盾纠纷预防排查机制、市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部门联动机制、重大紧急群体性信访矛盾应急处置机制、监督跟踪回访机制、奖励激励考核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使矛盾纠纷见之于早、防之于小、化解在萌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服务需求。
今年以来,塔城市矛调中心共排查受理各类信访矛盾纠纷2323件,调解2021件,调解率达86.4%,兑现调解案件补贴183630元,为群众节省诉讼费用约400万余元。
七位一体,确保高效解纠纷
塔城市积极推行“七位一体”化解稳控机制(分管行业县级领导包案责任、包村县级领导配合责任、化解主体单位主体责任、化解配合单位配合责任、稳控主体单位稳控责任、稳控配合单位配合责任、信访召集人的督办责任),压实划片包户干部责任,确保信访矛盾有人发现、有人化解、有人督办、有人问责,最终将化解稳控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336件次,办结293件次,初信初访办结率为87.2%,同比下降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