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的细思明辨、执行路上的千里奔行、指尖上的司法服务、田间地头的释法说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诉求,让一项项司法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为司法为民留下生动注脚。
家门口体验解纷服务
8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向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宏伟目标——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近年来,新疆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司法实践中结出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2019年以来,新疆法院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从传统的开庭审判,向前端的纠纷源头延伸,群众选择解决纠纷的“菜单”更为丰富。
各级法院主动融入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完善诉前多元解纷机制,推动诉源治理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对接创建“无讼”乡村(社区),努力满足各族群众司法需求。
2020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两级法院在608个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站,由各级法院员额法官每月驻点一次,有案办案、无案送法、带案调解,推动当地诉源治理、联调共治。
2021年起,吐鲁番市在一区两县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以“实地+网络”的形式将工作站打造成诉源治理的“主阵地”。该市目前已建成269个诉源治理工作站,实现乡镇(场)、村(社区)全覆盖。
今年6月30日,托克逊县伊拉湖镇伊拉湖村瓜农艾某和收购商西某因哈密瓜收购问题产生纠纷,艾某向伊拉湖村诉源治理工作站请求调解。包联工作站的伊拉湖人民法庭法官牙森·米提力甫当即赶到哈密瓜收购场地,组织当地村委会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调解,不到一小时,纠纷解决。
“法院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神经末梢,诉源治理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我们已成为全疆案件增幅小于10%的法院之一。”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曹敏说。
此外,我区各地人民法院还深化“互联网+枫桥经验”实践,如今,各基层人民法院及274家人民法庭在线对接辖区基层治理单位、网格员、调解员等解纷力量,形成覆盖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及重点行业的基层解纷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纠纷。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当地司法局等多家单位设立昌吉州金融多元化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搭建起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线联动”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运行两年来有效化解了一大批金融领域纠纷。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将2022年作为“诉源治理巩固提升年”。截至目前,全疆法院累计纳入特邀调解组织2392个、特邀调解员4625名。此外,全疆法院共对接部委调解组织181个,调解案件13.4万件,调解成功案件12.4万件,调解成功率93.1%,其中诉前调解成功近10万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培育专业可靠的解纷力量,丰富多元解纷‘菜单’,努力让更多的纠纷在诉讼外解决。”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宋学典说。
源头上回应社会期待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法院不断完善综合源头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了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
特别是2016年至2018年,新疆法院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疆上下勠力同心,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2019年以来,新疆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85万余件,执结82万余件,执行工作实现了良性循环。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破解执行难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从源头上解决执行难题,新疆法院一直在努力。
2021年以来,新疆法院主动融入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源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
今年8月,疏勒县人民法院在执行李某与范某租赁合同纠纷案时,通过执行干警释法析理,乡镇干部上门做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
疏勒县法院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基层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星级创建、诚信体系、基层政权权威“五位一体”的协同执行理念,在全县16个乡镇成立协同执行工作小组,依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排查被执行人财产,适时掌握被执行人财产动态信息,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疏勒经验”,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自乡镇协同执行工作开展以来,疏勒县法院办结案件11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679万余元。
全区各级法院在推广“疏勒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塔城地区塔城市人民法院形成了乡镇场综合网格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人民调解员的“三员”协助执行网络;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法院与各乡镇司法所、综合治理办公室等20多家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法院探索人民法庭审执“分离+融合”模式,“立审执”协调联动及时兑现胜诉权益......
执行干警在法理情理的基础上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村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等熟悉社情民意、善做群众工作的群体,依托村规民约开展法治教育,加强道德体系与诚信体系建设。
网络查控、司法拍卖、专项行动,法院在加大执行力度,依法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执行方法与执行效果,强化善意执行理念,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主动服务保障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依法履职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相统一。
数字里感受公平正义
2019年至今年9月,新疆法院网上立案74万余件,网上缴费38万余次,网上开庭6万余场,电子送达226万余次,网上调解近68万起......
一串串数据彰显新疆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每一组数字背后,都是一起起生动鲜活的案例,新疆各族百姓在数字中感受公平正义。
十年来,新疆法院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在信息化助力下,智慧法院建设实现“从有到优”,一系列便民举措让各族群众共享司法“数字红利”。
诉讼服务延伸到最前沿、司法审判抵达最末端。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庭审系统,新疆各级法院可开展实时开庭、举证、在线签名、全程录音录像等工作,当事人不用来法庭即可完成庭审活动。
参加一次诉讼要奔波几百公里,往返数日,曾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牧民群众的真实体验。
今年4月,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木尔扎依克·吾买尔江审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被告在距县城200余公里外的塔吉克阿巴提镇选择“云庭审”参与诉讼,极大减轻了诉累。
如今,智慧法院建设在新疆落地生根,只要有信号的地方就能开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逐步建成了覆盖三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委托鉴定、线上保全等一站式诉讼服务,老百姓办理的各类诉讼事务,都可以全流程‘掌上办’。”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处长刘琼说。
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支撑,全区法院全面推进“厅网线巡”(诉讼服务大厅、新疆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法庭)立体化诉讼服务,建立起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为一体的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格局,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
庭审直播不仅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也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促进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起,自治区高院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账户、不动产、车辆等全网查控的基础上,升级“一案一账号”案款管理系统,为每一笔执行案款建立“身份证”,随案流转、全程留痕,一键点击就能直达申请执行人账户。
2020年起,自治区高院先后上线政法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减刑假释业务协同平台,实现刑事一审公诉案件全网运行,办案时长大大压缩。
2021年,自治区高院建成“多语种智能互译语音云平台”,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语言案件审理中的翻译工作压力,推动全区法院多语种办案提质增效。
向科技借力,新疆法院步入维护公平正义的快车道。目前,新疆法院审判质效已进入全国法院中上游行列。
司法的温度,体现在一件件案件的办理中,体现在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中,也体现在一组组不断增长的数据当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智慧法院建设无止境,服务人民群众永远在路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不断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以‘一次办好’为目标,推动‘一次办结’,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刘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