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海拔5100米,冰峰林立、沟壑纵横、高寒缺氧,被定义为“生命禁区”。在这里,驻扎着一群笑面极寒与孤独的移民管理警察,他们高擎信仰之旗屹立喀喇昆仑之巅,与寒星冷月为伍,与雪山冰峰为伴,守护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
张雷便是其中之一。
张雷,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四级警长,扎根雪域高原十八载,从边防武警到移民管理警察,他把青春年华镌刻在了帕米尔高原。
18岁时,张雷满怀一腔热血从陕西来到新疆,从喀什市到红其拉甫的那段路,是张雷无法忘记的一段路程。
车辆行驶在像搓板一样颠簸的土路上,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夹杂着雪粒的风灌入车厢、钻进衣领,车后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298公里的山路,他们硬是走了整整一天。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这曾是对过去枯燥生活的真实描述。特殊的地理位置,艰苦的自然环境,每一项地理和气候数据都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来到红其拉甫后,每次执勤,张雷和战友都要顶着刺骨的寒风,翻达坂、踏雪山,巡逻踏查全靠着一双“铁脚板”。
长期处于高寒的执勤环境中,张雷患上了类风湿,天气稍微变化就疼痛难忍,即使这样,他也并未退缩。年轻的脸庞布满褐色斑块,他说,这是高原的光照和雪域的风霜刻在他身上的印记。
红其拉甫口岸所处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三个国家接壤。
张雷所在执勤队担负着出入境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查验管控任务,这就需要检查员在日常执法执勤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2008年9月,执行查验任务的张雷与战友在一辆入境客运班车后排的空调管道中查出了14包高纯度海洛因,总重量达17390克。
2010年11月的一天,室外气温较低,张雷脱下厚厚的手套,仔细检查着过往车辆的车体,因手上有汗,手指被牢牢地粘在车体的钢板上。为不耽误时间,他硬是将手指从钢板上扯了下来,简单包扎后又投入工作。
18年来,张雷参与查缉任务上千次,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任务,保证了口岸安全。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2022年5月,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成绩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
2018年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张雷原本可以拿到高额的退伍费离队,可每当想到自己对这片土地倾注的心血和汗水,他心里满是不舍,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对于已经36岁的张雷来说,长期在高原生活记忆力下降,加之曾经很少接触边检业务,转型之路困难重重。为此,他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利用工作间隙和晚上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认真学习边检业务、法律法规、英语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张雷很快成了站里的业务骨干。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红其拉甫口岸一直处于开关状态,严格实行“客停货通、甩挂作业”通关模式。2022年,张雷主动请战,连续在红其拉甫口岸执行勤务,引导车辆通行、记录通关时间、监督车辆消杀、指挥车辆离场……截至6月15日,张雷与战友一起顺利保障超2000吨日用百货、布料、核桃、汽车配件等货物出境,货值超1400万美元。
幽蓝的塔什库尔干河、巍峨的慕士塔格峰、庄严的7号界碑……这是张雷所守望的热土。18年来,生存条件在改变,形势任务在改变,身边的战友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张雷也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未变的是他伫立于巍巍国门前那斗志昂扬的身影和赤诚报国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