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旁,新疆曲子、河南豫剧轮番登场;乡村文化广场上,观众手中的小红旗随着《领航》歌声尽情挥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各族群众齐跳欢快的麦西热甫……近日,天山网-新疆日报报道了古尔邦节假期我区各地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现出“百姓舞台”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要用好形式各异的“百姓舞台”。
文化润疆,面向的是人民大众 。而“百姓舞台”是老百姓免费看演出、免费登台演出的好场所,是面对受众最广的文化活动载体。文化润疆用好“百姓舞台”,就能从人心维度不断夯实新疆特色文化与中华文化母体、新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深层联系,进而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支持。
文相通,心相近。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百姓舞台”成了许多乡村的标配,不仅如此,各地还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许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同时,各民族互看文艺表演、互鉴文艺形式也成常态。如今,放眼天山南北,各族群众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拥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各族群众心田。实践证明,用好“百姓舞台”,文化润疆就能在泥土扎根、在田野生长。
当前,我区“百姓舞台”在组织管理、设施建设、演出内容形式等方面与老百姓对高质量的文化活动需求仍存在一定距离。让“百姓舞台”最大限度释放潜能,是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久久为功,使其在文化润疆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要“搭好台”。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识“百姓舞台”,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更大支持,保证群众性文化活动可持续开展,更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让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走进社区、乡村,同时要撬动援疆力量,推进新疆优秀地域文化和内地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只有如此,才能持续建立和通畅中华文化润泽机制。
重点在“唱好戏”。搭好了台子,唱什么、怎么唱?直接关系到文化润疆“润”之效果。一方面,送到群众身边的文艺供给要精准对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群众吸引到文化活动中来,这是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前提;另一方面,要通过组建乡村自己的文艺演出团队、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节目等,让群众深度参与其中,这是文化润疆深入人心的手段。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用好“百姓舞台”,文化润疆必将广结硕果,推动各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