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立足老城区治理难点问题,以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为推手,坚持党建为引领,以防范化解“五类风险”为重点,以“五治融合”为抓手,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文明和谐的精品城区。
坚持“党建+N”,筑牢基层治理“风向标”
2020年5月,当乌鲁木齐市被中央政法委批准列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时,沙依巴克区作为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闻令而动、谋篇布局,精心绘制为期三年的社会治理规划蓝图,秉承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基层党组织和行业部门“纵横两条线”,探索制定时间表、任务书,挂图作战、依图推进、按图督导,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区四套班子协同配合,区属各部门单位、属地街道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党群联动,通过“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依托“党建+网格+法治+信息”服务管理模式,建立网格党支部439个,党小组63个,上万名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以坚强的党组织调动各方力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基层社会治理第一线,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树立基层社会治理的“风向标”。
“枫桥式便民警务站”,打造“街头司令部”
“感谢乌鲁木齐的警察,一天就帮我找回了丢失的包!”近日,沙区公安分局收到了一封从山东寄来的感谢信。
原来,山东的李女士来乌鲁木齐旅游,不慎在沙区骑马山附近将提包遗失,包内有价值四万余元物品和重要证件,李女士立即到警务站报警。
当晚23时许,警务站就联系李女士,将其遗失的提包完璧归赵。破案神速的背后,是多部门、多警种联动,连续奋战十余个小时,利用多种侦查手段,多方查找最终追回。
为了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沙区不但掀起了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热潮,还首创了“枫桥式便民警务站”评选活动,使警务站“街头司令部”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全面提升了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先后有21个警务站获评“枫桥式便民警务站”。
用心用情,化解百姓“家门口”的“闹心事”
沙区扬子江街道扬子江社区调解委员会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从源头上发现和消除苗头隐患,在司法部表彰的300个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名单里榜上有名,真正用心、用情、用法、用理,把调解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社区吗,我要向你们反映个情况······”4月中下旬开始,随着温度升高,积雪融化,一居民小区的一栋老旧楼栋发生了严重的渗水问题,尤其是六楼顶层较为严重,有的居民正在炒菜,渗水的墙皮从天花板掉进锅里,有的正在睡觉,被掉在身上的墙皮惊醒,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刚开始调解时,居民与物业对立严重,情绪激动,居民认为物业该承担,物业认为老旧楼房早已过了保修时限,该居民承担。经过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物业办、律师、民警和居民代表的共同调解、多次调解,访惠聚工作队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拿出专项经费补贴,终于将物业办、居民承担的维修金额达成一致,彻底解决了老楼渗水这一棘手问题。
在这个人民调解员队伍中,除了社区干部,还有楼栋长、老党员,志愿者,还有“三官一律”驻社区机制,也就是组织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办模拟法庭,调解疑难纠纷。“身边人调解身边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法律保障全覆盖,小创新促大平安
“现在开庭!”一声清脆的法槌落下,但却不是在庄严的法庭,而是在被告人家中。
这是今年3月24日,沙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一行6人,带着“背包法庭”在被告人马某家中开庭。马某及其男友褚某因贩毒罪被沙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但马某因身患重病长期卧床,无法自理,褚某也因重病需持续治疗,且需照顾马某。核实了两名被告的特殊情况后,沙区法院决定“背包法庭”上门开庭。这既是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诠释,也是人性化司法的具体体现。
在首府最大的农副产品贸易中心——沙区新北园春市场设立全疆首家市场法官工作站;在银行成立乌市首家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将道交法庭搬到沙区交警队;在民政局设立婚姻家事纠纷的对外服务窗口;退休法官成立人民调解室;在各类政务大厅设立义务法律咨询点;“三官一律”驻社区在全区推广;法律上门服务常态化;法治公园、法治长廊达30余处,沙区的法律保障已覆盖了千家万户。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整套保障有力的机制,居民的笑脸多了,烦心事少了,安全感、满意度高了,如今的老城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