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这么棘手的两起侵权案件,在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调解了。”4月11日,深圳某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罗某对新疆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高效调解赞叹不已。
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愈发凸显,这也对我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法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为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从2012年至2021年10年间,全区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及行政案件累计6600余件。
提升“知产”审判质效
如何让司法保护更加及时高效?人民法院给出的答案是“专业化”。
近年来,全区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坚持公正高效,依法分类施策,突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要作用。2020年4月26日,作为全疆首个专门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庭,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集中审理发生在全区范围内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快审机制在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正式落地,对事实清楚的民事侵权案件,集中开庭快审、快结,降低维权成本、缩短维权周期,有效提高审判效率。
一个个创新举措落实到位,使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高、群众满意度高。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刘峰介绍,以2021年为例,全区法院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调撤率为81%,二审案件调撤率为53%。其中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揽子化解386起一审知识产权案件,案件当事人纷纷称赞法院采取的这种高效快速调解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日益增长,全区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深入开展司法保护调研,为重点行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创新,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格局。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020年,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首例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的植物新品种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每每提起此事,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贾佳佳脸上总是带着自豪。她告诉记者,此案不仅有效维护了品种权人的权益,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植物新品种权“诉讼周期长、维权成本高”难题。可以说,这起案件为全区种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近年来,全区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形式新方法,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全区法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构建,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新疆律师协会等单位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审判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诉调衔接机制。
同时,在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仲裁、调解优先推荐试点工作,推广利用全流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高效对接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等保护渠道和环节,实现司法审判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有机衔接,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凝聚有力共识。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时至今日,提及2013年打赢的那场官司,阿某仍记忆犹新。阿某是一家企业负责人,他所制作的小花帽取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后来,他发现麦某生产的花帽有侵权嫌疑,便向法院提起诉讼。受理此案的法官经过多方查证发现,阿某的设计有非常突出的个人创作元素,麦某的花帽则明显有抄袭之处。“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为新疆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打足底气。”刘峰说。
2020年,新疆某科技公司依法取得专利的烤馕机遭遇他人“高度复制”。于是,一场诉讼开始了,从基层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11月,这起案件终于落槌定音,该公司负责人艾某得到17.5万元侵权赔偿。“这场审判是对我们企业不断创新的肯定和鼓励。”艾某激动地说。
“此案例正是新疆推动特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生动实践。”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卢敏表示,“馕坑”是新疆特色,从炭火到红外技术到电烤,烤馕技术不断更新,才是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审判中兼顾激励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传播,这样才能让创新创业者坚定信心,从而提升社会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