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将依托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机制,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知要求,到今年6月底,各地方专项治理台账退出率力争达到100%,此后严格保持动态“清零”。
信用是个人立身之本,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一个“让守信者处处便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尽快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病急乱投医”,这也让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为了牟利,他们或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通过伪造公章、制作虚假材料等方式进行恶意投诉,或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这些做法不仅挤占客户正常维权渠道,损害征信服务行业公信力,还让一些人身陷骗局,损失惨重。
此次专项治理非常具有针对性,将靶心对准假借征信修复等名义招摇撞骗,以及通过虚假宣传、教唆无理申诉等手段实施诈骗的市场主体。这是对社会关切的及时回应,也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从具体内容来看,专项治理将严格管控清理网络上各类“征信修复”虚假广告,并通过大数据监测、信访、投诉、舆情分析等渠道排查线索,纳入台账;对查证属实的依法严肃查处,并集中公示,向社会公众进行预警提示。可以预见,全链条、多渠道、动态“清零”的治理举措,不仅有助于全面整治征信市场秩序,还会对不法分子形成持续震慑。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戳破“征信修复”骗局,既要依法打击征信修复骗局和征信服务机构违法失信行为,将不法分子逐出市场,也要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普及信用相关知识。如此综合发力,才能让征信市场风清气正,进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