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19年来,她以调解员的身份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纠纷现场,她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耐心疏导化解矛盾,热心为民排忧解难,倾心开展普法宣传,扎实为辖区群众办实事,着力打通司法行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她叫杨静,现任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和田街片区司法所所长。2021年底,她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
耐心疏导化解矛盾
为提升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提升社区人民调解员化解民间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杨静总是充分利用“社区人民调解超市”这一有利平台,整合辖区公共资源,对重大疑难纠纷进行集体研判,制定对策,面对面地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帮助。
2019年4月初,奇台路一烧饼店因使用煤气罐不当导致火灾,造成隔壁服装鞋帽店里180多件衣服、鞋帽、电钢琴不同程度破损,服装鞋帽店店面墙体被熏黑、玻璃炸裂,损失共计4.8万余元。火灾发生后,烧饼店老板未及时与服装鞋帽店经营者商谈赔偿事宜,导致服装鞋帽店11天无法正常营业。双方在赔偿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社区两次调解均无果。
司法所接到社区反映后,杨静第一时间联系辖区律师,给双方做调解工作。因服装鞋帽店经营者非常激动,致使调解工作一度中断。于是,杨静和律师采取让双方当事人选派代表参与调解,其他人员回避的方式,使双方重新坐下来协商。杨静耐心细致地宣传法律法规,精准计算出赔偿标准,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最终达成分期履行还款赔偿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事后,为尽快促使协议履行,杨静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三次回访,在赔偿协议全部履行后,服装鞋帽店经营者专门制做了一面印有“尽职尽责、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司法所。
热心为民解忧愁
在社会市域治理中,杨静把群众的烦心事当作自己的事,热心为居民排忧解难,努力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拆迁补偿,是一项复杂琐碎的工作。2018年9月至10月,杨静和新疆源峰律师事务所律师共同深入黄河社区棚户区改造拆迁一线,现场为工作人员开展拆迁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培训,为拆迁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解答来访群众法律咨询70余人次,为辖区拆迁改造工作保驾护航。
2020年12月11日,和田街片区管委会接到七起务工人员联合讨薪申请,这七起纠纷均涉及到新疆某建筑公司承接的工程,公司在工程建设过程资金筹措困难,致使七个班组的务工人员工资一直得不到解决。
杨静得知此情况后,为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联合沙依巴克区劳动监察大队、片区劳保所以及片区管委会法律顾问,共同成立了临时调解小组。杨静依法说理,讲明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的严重性,从情、理、法各方面入手,深入细致地做双方代表的思想工作。
2021年1月3日,杨静召集双方代表召开协调会,监督公司履行前期协议,并要求各班组写下“承诺书”,保证在建工程在质保期内的维护、维修由班组负责到底。至此,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新疆某建筑公司当日一次性支付了所有欠薪,总计金额43万多元。
“要不是你一直为我们的事操心,我们年前都不一定拿到工资,谢谢你!”拿到工资后,务工人员代表对杨静说。
倾心开展法治宣传
杨静身为和田街片区普法带动人,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来,法律书籍、业务书籍总是摆放在办公桌上,一有空就仔细研读,孜孜不倦学习法律等业务知识,学法已经成为她的必修课。
每逢法治宣传月期间,杨静都会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宪法进校园法治宣讲活动,辖区的工地、企业、市场、单位、小区也经常会出现她普法宣传的身影。
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在社区、便民警务站建立“一社区一警务站一法律顾问”制度,在社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站,不仅邀请律师参与服务站工作,还促成律所与街道办事处以及对口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构建“一站式”法律服务。
“我们通过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司法惠民活动,推动辖区的每个社区、便民警务站都安装了法律服务公示牌,让居民群众在辖区内就能得到法律帮助,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杨静说。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工作以来,杨静恪尽职守,办事公道,性格耿直,是个善管、会理老百姓乱事、难事的人,带领所里工作人员先后荣获“自治区级规范化司法所”“自治区模范司法所”“自治区三星级司法所”等称号,“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不厌其烦地化解矛盾,平息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