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艾孜海提·阿吾力的办公室很特别,这里不仅仅是交通事故调解中心,还是一个锦旗展览室。一间不过20平方米的办公室,墙面上挂满了大大小小、谢意浓浓的锦旗。
“危难之时伸援手,为民解忧暖人心”“慈心善举解危难,调解疏导化矛盾”……细读每一面锦旗上的字字句句,似乎都能看到锦旗背后那一段感人的故事,也能感受到艾孜海提的公平、正义和关爱群众的款款深情。
艾孜海提今年32岁,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着交通事故处理工作。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关系当事人切身利益,所以,做这份工作必须严格、公正、文明、高效。” 艾孜海提总是这样和同事们说。近8年来,无论严冬还是酷暑,辖区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就能看见他的身影。
艾孜海提凭着一份责任心把这项既繁杂又精细的工作做得一丝不苟。
“看到民警,我们知道得救了!”
今年3月初的一个晚上,新和县沙尘肆虐,气温骤降。凌晨2时许,110传来指令:有一辆车在英买油气田附近撞上路基受损,2名群众被困,需要紧急处置。
“快,拿上大衣,带上暖水壶,上车!”刚睡下的艾孜海提立即起身,组织人员驱车向事发地疾驰而去。
“那里有灯光,应该就是那儿!”
3月的新和县,寒意尚在,事发地位于距离县城80公里的戈壁滩上。这个时间,戈壁滩上沙尘大,能见度低,为了安全起见,在接近目的地时,艾孜海提和两名同事抱着大衣,拿上热水壶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寻找着。
借着手电的微光,他们看到一辆皮卡车撞上了路基,两名被困群众中有一位是上了年纪的妇女。
“伤着没?需要叫救护车吗?”艾孜海提一边给受困群众披上大衣,一边关切地询问着。
“人身安全第一!把车留在这里,你们先跟我们走。”艾孜海提与同事挽着两名受困群众的手,顶风走向警车。
3个小时后,一行身披黄沙的“小黄人”回到了中队。喝着热水,身体渐渐暖和的群众说:“当时真的感觉要‘完蛋’了,可是看到民警,我们就知道得救了!”
再过几年,也许获救群众还能记得这次经历的点滴,可是对艾孜海提来说,那一晚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救过多少人,他自己也数不清;救了谁,他也记不住名字。
“你见过他吗?”
“在环城路塔什艾日克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请迅速出警。”
今年6月9日22时48分,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艾孜海提紧急赶赴现场,只见一名中年女子表情痛苦地躺在地上,身边有少量的车体碎片,可并未见肇事车辆和驾驶员。
“没看清,是从后面撞的我……”受伤女子说。
交通肇事逃逸?艾孜海提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难题。他一边联系120将伤者送医,一边迅速固定现场,搜集现场散落的车辆碎片等证据,脑子里则一直在想着怎么找突破口。
艾孜海提找到了离事故发生地约40米的路口治安监控,30分钟后,一辆载有防盗门的无牌照三轮摩托车出现在画面里,视频显示,该车肇事后向排先拜巴扎乡方向逃逸了。
艾孜海提将脸凑近监控器屏幕,仔细记下了驾驶员的体貌特征,然后起身走向三轮摩托车消失的居民区。
“你见到过穿黑色上衣,戴黄色头盔,骑三轮摩托的男子吗?”艾孜海提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辆载有防盗门的无牌照三轮摩托车进入了他的视野。
但是,这车只有嫌疑,要确定是它撞的人,就必须有证据。艾孜海提将注意力放到了全城的防盗门批发商那里,又是一番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询问。终于,有一名商户表示,有一个曾在他家拉货的工人穿着同款黑色外套。很快,艾孜海提找到了工人王某并将其传唤到中队接受调查。
调查中,王某低下了头,如实交待了肇事逃逸的事实。
“处理事故,我有‘秘诀’”
“要不是你的车开得这么快,就不会碰到。你赔我的电动车!”
“你一边骑车,一边玩手机,你不出事谁出事?”
大街上,一辆小轿车剐蹭了一辆电动车。艾孜海提赶到现场时,两个年轻的驾驶员还在争吵。
“别吵了,人没有受伤就好,其它问题都能解决。你们一个一个跟我讲讲事情的经过……”艾孜海提站在两人中间,制止了这场“真理”之争。
“来看一下监控录像,它不会说谎。”艾孜海提将同事发来的监控视频播放给双方看,一边看,一边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事实面前,双方都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对艾孜海提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处理事故说难也不难,只要坚持‘法字在先,理字当头’的原则,只要坚持做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请坐、一杯清茶’,只要用心摆事实,用情讲道理,就能把进门时怒气冲天或悲痛欲绝的当事人说得坐下来,静下来,甚至笑起来,握手走出去。”艾孜海提说,这是他多年来身体力行的调解“秘诀”。
从事事故处理工作以来,艾孜海提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过百起,调解成功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