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法院受理了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多次跟被告赵某联系,但被告赵某均拒不签收相关的送达材料。经承办法官多次耐心的解释,被告赵某提供了其在木垒的地址,但表明根据单位防疫规定,自己无法出县城,即使收到了应诉材料也无法到庭处理案件。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承办法官主动将法庭搬到当事人所在地,努力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因该案件案情比较简单,为提升案件办理效率,维护当事人切身权益,承办法官与原告公司沟通后,决定一同前往木垒向被告赵某送达并做调解工作。送达过程中,法官向原、被告释明调解对双方的优势后,原、被告表示都同意将本案协商处理。承办法官当即将双方的调解方案形成调解笔录,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就这样,一起本来应该要缺席审理的案件,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以调解方式结案。被告赵某说“真的没想到法官会因为我们这么小的案件专门跑来一趟木垒,还一直协助我们双方进行调解,真的很感谢你。”
此案的顺利办结是法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目标,克服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的有益实践。在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法官没有机械的邮寄户籍地或者公告送达,而是努力寻求法律和情理路径,在不影响当事人生活的情况下,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既促进案结事了,又传递了司法温度。
昌吉市法院今后还将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用心用情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司法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