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村警和他的四个“绰号”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 2021-09-17 10:34:15  作者:李昊轩 米鹏飞

“您好,大叔,我是村警小朱……”

“您好,大妈,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每天,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头道湾村都能听到村警朱玉龙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时响彻街巷的声音,他把辖区村民装在心里,青春与热情感染了四乡八邻。

拼命三郎

从小在哈密长大的朱玉龙,曾是新疆警察学院的一名学警,成为巩留县阿尕尔森镇二道湾村警务室警长前,农村警务工作经验对于他来说几乎等于“零”。

这个警界新人,浓眉大眼,寸发、平头,笑的时候眉眼里弯出一丝慧黠,不苟言笑时又是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

“如何把在警校学到的知识与基层群众工作有机融合,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对刚到农村的我来说是一个大挑战”“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朱玉龙描绘刚到警务室的场景。

农村警务室的工作大多数是与村民打交道,而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回族和维吾尔族。

工作环境简陋对于来自外地的他来说只是开始。村情不熟悉,老百姓对他陌生,更别说调解矛盾纠纷,建立工作台账。

不熟悉公安业务,对落户口、分户口所需的基本手续不清楚,每办理一次就要向派出所领导咨询一次。

万事开头难,首先必须把村情社情掌握清楚,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朱玉龙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

朱玉龙定期检查企业消防设施。央广网发

“你好!家里有什么困难吗?”“我叫朱玉龙,是新来的民警,有啥事可以找我。”从一户到百户,从一项业务到各项业务,派出所的同事、村委会干部都成了他的老师。同事们都说朱玉龙干“疯”了,“拼命三郎”的外号不胫而走。

然而,半个多月的努力并没有让警务室工作有效提升,各类台账依旧混乱。朱玉龙满腔的热血好像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同事们都安慰他不要急,工作需要时间积累,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可是朱玉龙不这么想,他觉得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看来要做好农村警务工作光有热情还不够,还要积累经验、学习本领。

“刚开始也有很多顾虑,怕自己能力不够、经验不足。”朱玉龙说,领导和同事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他一边学一边总结好经验,慢慢地对农村警务工作渐渐得心应手。

几个月后,二道湾村随处可见民警朱玉龙忙碌的身影,村民也认可了这个热情的小伙。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阿尕尔森派出所党支部研究决定由朱玉龙同志担任二道湾村警务室警长,他的从警生涯从此正式拉开大幕。

警队“小诸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019年朱玉龙来到头道湾村警务室时,在巩留警队掀起一股青春力量。

朱玉龙、沙木哈尔、赵志龙都是90后,3人又都在头道湾村警务室工作,一有时间3个年轻人就凑到一起交流基层工作经验。

“我制定了巡逻时间表,争取把村里的治安管好。”

“我制定了走访计划,每天至少走访5户村民,利用两个月时间走遍村里的每一户,做到心中有数。”

“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村民的困难,帮助老百姓及时解决。”

“我绘制了村里的简易平面图,一看就知道去谁家走哪条路,可以提高对辖区的熟知率。”

在不断摸索中,对如何开展农村警务工作他们有了自己的一套好方法。

同事们常常开玩笑说,你们三个“臭皮匠”,也顶个诸葛亮。

从小事做起。帮老人给田地浇水、为生活困难的村民送去大米和油等生活用品,村里的婚丧嫁娶必到,能帮上的忙一定帮。

朱玉龙倾听辖区群众社情民意。央广网发

“没事我就骑着摩托车在村里转,在村民家中张贴警民联系卡,碰到人就打招呼,这样能把自己的‘脸’混熟点。”朱玉龙说。

不到3年时间,他成了老人的“儿子”、同龄人的“兄弟”、孩子的“叔叔”。

“后来,村委会为我配备了新的电脑和打印机。”朱玉龙说,入户走访后更新维护信息更加便捷了,节省了很多时间。

针对农村警务室的工作实际,巩留县公安局每月都会组织警务室工作人员开展公安业务知识和警务实战技能培训,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

群众“小棉袄”

“小朱,谢谢你,我们遇到事情只有找你,你既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又经常关心我们的邻里关系,真的很感谢你。”村民感谢道。

事情源于互为邻居的阿某与热某,因田地水渠使用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朱玉龙与同事沙木哈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双方见到警察后情绪更加高涨,眼见矛盾即将升级,朱玉龙与同事便先劝开双方,安抚双方到警务室进行调解。

他采取“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矛盾点,待双方情绪稳定后,再将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做工作,经过小朱耐心地调解,双方表示按调解意见执行。朱玉龙用情用理,成功化解了困扰双方好几个月的矛盾,面红耳赤的两人最终喜笑颜开握手言和。

朱玉龙帮助群众秋收。央广网发

无论到哪家调解纠纷,朱玉龙都是大家最好的倾诉对象,当事人有什么委屈、抱怨、“疙瘩”事儿,都愿意跟他说说,找他聊聊。村里老人们都说:“小朱这孩子人好,热心肠,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唠一唠!”

有人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用得着这么卖力吗?”他总是回答:“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他们找到我,就是信任我,我就必须要办好。”

“只要需要,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们面前。”这大概是这个90后警察,能给出的最有烟火味的承诺。

钱袋“守护神 ”

“朱哥,你怎么了,最近总是看你愁眉不展的”,同事赵志龙关心地问。

原来是近期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看着桌上的案例材料,身为村警的朱玉龙十分担忧,“一定要保护好老百姓的财产,不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由于头道湾村村民多为养殖大户,户与户间隔较远,难以进行集中宣传。于是,村警朱玉龙带领警员和村干部一起,以发放防诈宣传单、张贴防电信网络诈骗海报等形式,耐心向老百姓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及防骗案例,预防村民上当受骗。

朱玉龙帮助群众下载反诈APP。央广网发

一次深夜值班时,朱玉龙接到群众李某电话,说他被骗了,小朱一边通过电话沟通安抚李某的情绪,一边开车赶往其住所。

原来李某接到了自称为淘宝客服的电话,说李某未收到前期在淘宝购买的商品将会得到相应的赔偿,但李某要缴纳一定保证金才能得到赔偿。于是李某便按照客服的要求,给对方提供了银行卡号及验证码,李某收到11200元钱已被转走的短信才知道受骗,着急的他第一时间就想到给朱玉龙警官打电话求助。

朱玉龙到达现场后立即劝阻李某停止与涉嫌诈骗的联系人沟通,及时联系银行后开车送其到银行进行提现操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卡内现金提取,保证了资金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他也坚持第一时间完成预警,以最快的速度上门对疑似被诈骗人员进行劝阻。2021年以来,累计劝阻、预警120余人次,挽回损失1万余元。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朱玉龙每次为辖区群众挽回损失后,他都会跟同事一起默默地在辖区再次进行宣传,他总是说:“多在一户村民家宣传,就会少一个群众被骗。”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