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塔城地区塔城市人民法院恰夏人民法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最大限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度。
恰夏人民法庭位于塔城市恰夏镇,2021年3月以来,法庭共受理诉讼案件210件,结案208件,调解率达98%,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各族群众的赞誉。
法庭内 公正司法暖民心
今年72岁的綦训寿是恰夏镇阔克塔勒村村民,从2010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最多的时候有4000亩地,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提起綦训寿,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家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2012年,几个村民因种地买苗向信用社贷款400余万元,由于前期贷款的钱未还清,信用社拒绝放贷。就在村民们焦头烂额时,綦训寿主动把自家的40头牛卖了,凑了86万元帮村民还清了贷款。“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朴实的綦训寿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到了2016年,部分村民对欠款久拖不还,綦训寿只得开始跑法院打官司要钱。2016年至今的几年里,綦训寿成了塔城市人民法院的常客。
提及这事,綦训寿无可奈何。这些年,最多的时候他每个星期要跑4趟,来回100多公里。冬天天冷,租车跑,春夏秋骑着摩托车跑。
“不过,有了恰夏人民法庭,我再没往城里的法院跑过,旧账已经要回了近30万元。”说着,綦训寿露出了笑容。
解矛盾 春风化雨润无声
叶尔木热扎·马汗是恰夏镇江得拜村村民,他和妻子一直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还帮老人种着70亩的饲草料地,哥哥常年在外打工。
2018年1月,母亲因病去世。哥哥突然提出要分母亲留下的70亩地,弟弟认为哥哥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拒绝划分母亲的土地。两兄弟反目成仇,闹到了法庭上。
对此,熟悉基层工作的法庭庭长木合塔尔有想法、有点子。他先后协调恰夏边防派出所、土地管理所相关人员,深入江得拜村,向广大村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普法宣传,把《民法典》《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切身利益最紧密的相关法律条款讲透,让村民听明白。
随后,木合塔尔趁热打铁,把兄弟俩叫到一起,将心比心地讲,苦口婆心地说,再次对他们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法律诠释。
“亲情是无可替代的,亲兄弟之间本应该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不要因一时糊涂,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木合塔尔耐心地调解,双方逐渐回归理性,两兄弟打开了心结。弟弟同意把母亲留下的70亩地分给哥哥30亩,兄弟二人重归于好。
恰夏人民法庭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深入村队开展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开展普法宣传10余场(次),500余名各族群众受益,营造了学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恰夏镇党委副书记李峰说:“恰夏法庭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积极作用,全镇因土地合同、民间借贷产生的纠纷明显减少,为法官们点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恰夏人民法庭必将会用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为乡村振兴保驾,为群众利益护航,不断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