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风流③丨涂治:新疆现代农业科技的先驱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8-10 17:29:14  作者:宋雅文 

【人物档案】涂治,新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39年,涂治来到新疆,担任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涂治担任新疆农林厅厅长、八一农学院(今新疆农业大学)院长等;1950年,涂治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涂治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生物地理学部委员;1976年3月,涂治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上世纪70年代,涂治在家中书房留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我们都是党的儿子,人民的儿子。现在我的身体很好,还能坚持工作,希望还能为党和人民再工作十几年。” ——涂治

在新疆农业大学校园里,涂治的塑像静静伫立。今年清明节期间不断有师生自发来到这里献花,向这位将生命献给新疆农业科学事业的先辈表达追思和敬仰。

提起新疆农业,绕不开一个名字——涂治。虽然已故45年,但他爱国爱党、奉献新疆的事迹依然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涂治殚精竭虑为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的蓝图,如今在天山南北已变为现实。

新疆农业大学校园内涂治塑像。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开启科学救国之路

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里,涂治墓前的挽联浓缩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1901年,涂治出生在湖北黄陂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自幼勤奋好学,1924年考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攻植物病理学和作物育种学。5年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涂治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祖国,先后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任教。其间,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求解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决心献身于革命事业,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的科学救国之路。

涂治生前留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1939年,在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院长杜重远的邀请下,涂治毅然放弃内地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挥别家人、同事和弟子,拖着三四个装满书籍的大箱子,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来到新疆。

1942年,反动军阀盛世才将涂治逮捕入狱。在狱中,涂治受尽酷刑,左腿严重损伤,落下终身残疾,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出狱后不久,涂治便积极参加地下革命组织“战斗社”的活动,利用家中一台旧收音机,每日秘密抄收延安新华社的广播电讯,在《战斗》周刊上登载,或印刷传单散发到全疆各地,当时对唤起新疆各族人民的革命觉悟,起到积极的作用。

1950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的王震介绍涂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生奉献新疆农业

“涂治院长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疆农业,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热爱国家、为事业砥砺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赵震宇动情地说。

赵震宇是新疆农业大学教授,曾跟随涂治进行科学研究十多年,直到现在,他还保存着涂治写的《吐鲁番地区林木病虫种类普查报告》。在涂治的影响下,今年93岁的赵震宇仍在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涂治(中)与师生在野外考察。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解放初期,新疆百业待兴,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干部。1952年,新疆八一农学院成立,涂治被任命为院长。

为了解决师资问题,涂治四处奔走,随王震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请了16名专家、教授来疆任教。涂治提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延安“抗大”精神办学。全院师生除了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外,还经常深入部队和田间地头推广先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一方面推动了部队生产,为军垦农场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骨干。

在涂治的倡议和筹划下,全疆各地州、县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涂治还经常钻研学术,翻译出版了几十万字的国外农业科学论著。

博斯腾湖蝗区、阿拉尔垦区、乌伊公路沿线、塔克拉玛干沙漠……尽管腿脚不便,可几十年来,新疆很多角落都留下了涂治坚实的足迹。

推行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进行喷灌滴灌实验、提倡实行农业机械化、推广牧草轮作制……这些都凝聚着涂治的智慧和汗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家国精神薪火相传

“我们都是党的儿子,人民的儿子。现在我的身体很好,还能坚持工作,希望还能为党和人民再工作十几年。”新疆农业大学校史馆里,陈列着涂治生前写给儿孙的两封信,朴实的话语展现了一名老党员不变的初心,体现了涂治浓浓的家国情怀。

“就像信里说的那样,爷爷一直努力工作,躺在病房里还念念不忘工作上的事。”涂治的孙子涂振东说。

1973年,经历十年浩劫的涂治,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恢复了自由,这时,他已经72岁。

尽管年老体弱,重病缠身,涂治仍与科研人员一起到全疆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涂治忍着病痛赶出《关于迅速发展新疆农林牧生产的意见》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发展新疆农业生产的若干条战略措施,这是他研究发展新疆农林牧业生产的科学总结。1979年5月7日,《新疆日报》大篇幅刊发了这篇极其宝贵的遗作。

1979年5月7日,《新疆日报》刊发了《关于迅速发展新疆农林牧业生产的意见》。此为新疆农业大学校史馆保留的报纸。

周围的朋友看涂治那么辛苦,经常劝他:“你精通英、俄、德、法四国语言,年岁又这么大了,不如做点翻译工作,或者坐下来写写书也行。”他却回答:“我要为党再干十年。之后,再坐下来写点东西也不迟。”

“爷爷经常教育我们在工作上要兢兢业业,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格,这是我一生的财富。”涂振东说。

深受涂治影响的涂振东,继续着爷爷的事业,成为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他也要把一生奉献给农业科研事业。

如今,涂治虽已去世45年,但人们心目中的涂治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远去。涂治杰出的教育思想、光辉的奋斗业绩、崇高的人格风范以及他那严肃又可亲的音容笑貌……仍然回荡在新疆大地。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