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今年以来,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阿勒泰地区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总结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七云共治”模式。
党委领导“云引领”
阿勒泰地区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以强有力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保障市域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地县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领导体系,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居民小区(村民小组)—楼栋(网格)五级治理体系,施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服务网格中”的工作模式,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推动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的靶向目标更加精准,使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自上而下“领”起来、自下而上“统”起来,全面领导、条块统筹、上下联动、融合发展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截至目前,全地区已组建街道“大工委”11个、社区“大党委”63个、网格党支部238个、楼栋党小组319个,统筹选派村(社区)第一书记518名,择优选派120名机关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党组织书记,将2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分配至各小区网格,形成社会治理“抓乡(镇)促村(社区)固网格”工作格局,有效解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点和堵点。
政府负责“云落实”
明确政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责主业,按照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双促进、双丰收的工作思路,将市域社会治理放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阿勒泰地区精心制定市域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可量化、可评价的总体目标,以发展大旅游为突破口,将喀纳斯、白沙湖、可可托海等30多个景区串珠成线,形成地区旅游大循环,配套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深加工。通过旅游,不仅托起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拓宽了群众增收就业的渠道,直接和间接带动10万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每人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本着“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工作原则,从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入手,入库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总投资126.31亿元。截至目前,已实施市域社会治理项目110项,完成投资76.81亿元。
社会协同“云共治”
阿勒泰地区把社会组织作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细胞,出台社会民办非企业平等准入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组织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素质。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在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推进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功事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各族群众参与社会组织的热情。与此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养、管理和监督力度,对存在的问题即查即改,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地区社会组织总数已达307个,其中社会团体21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7家,社会组织会员和从业人员2.23万人,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在预防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今年以来,通过社会组织消除化解的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达2000余件。
公众参与“云服务”
以彰显德治教化、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的治理格局为抓手,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使之成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完善德治体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红色戍边卫士”“雪都忠诚卫士”等选树宣传活动,让向上向善蔚然成风。强化德治约束,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专项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引导大家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健全完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互补充、常态化动员和应急性动员相互结合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地区已完成志愿者注册7.3万人,组建志愿服务总队8支、分队60支、小队1151支,仅今年以来,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5万余场次。其中,富蕴县在新天地商贸中心打造的“额河义警”工作站和哈巴河县在建业东路社区构建的“1+7+N”志愿服务体系,运用党建、法律、道德、民约、科技、良序等多种社会治理手段,联动开展社会活动,规范社会行为,已成为打造和谐有序的基层善治社会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法治保障“云推进”
阿勒泰地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硬指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和法治创建,不断加强城乡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创新开办“法治讲堂·逢九开讲 ”,将每月9日、19日、29日定为法治培训日,邀请新疆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30余名教授通过地县乡村四级视频系统集中授课。截至目前,法治讲堂已开办18期,受众超过2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以“八五”普法为契机,明确各级各部门(单位)联动普法的责任,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入户走访,在全地区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民主协商“云共建”
通过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各类规则,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发动农村“四老人员”、经济能人、乡贤名士参与基层治理。拓宽各族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制定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创新组织化管理和联络动员制度机制。针对城乡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群防群治措施不健全等问题,福海县探索推行“乡村大喇叭”治理工程,不仅有效化解了困扰乡村治理的“通知难、集结难、互助难、发动群众难”等问题,还总结提炼出“小事吹哨子,大事响喇叭,矛盾不上交”的“福海经验”。目前,“福海经验”已在全地区得到广泛运用并收到了显著成效。“‘福海经验’总结提炼到位、操作简便,在深化基层治理、消除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很明显。”阿勒泰地委政法委副书记朱萍说。
科技支撑“云覆盖”
以大数据、“云计算”服务治理体系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互联网+市域政务服务”,编制《阿勒泰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务服务服务“码上办、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汇编》和相应工作制度,依托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搭建智慧政务、智慧党务、智慧法院、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基本单元,全面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标准化、精细化程度。采取能融既融、能合既合工作思路,破除固有思维和治理模式,打破条块(行业)壁垒,消除部门(单位)之间的数据隔墙,全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目前,已建成8个地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82个部门(单位)集中办公,通过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让办事群众都能享受“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扇窗、办所有事”的便捷服务。通过搭建地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网络平台,实现393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0%网上预约、网上办理。通过开展“五减一优化”工作(减时限、减材料、减中介、减费用、减环节、优化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精简审批事项。截至目前,政务服务事项中需提供的相关材料减少50%,办理时限减少70%,特种设备登记、公积金归集和提取、企业设立以及变更、注销登记等事项已做到即时办结,群众反映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