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和静镇克再村村民艾再孜·买明老人家的玉米地,克再村警务室警长朱成彦正带着民辅警帮老人收割套种的孜然。
经过连续两天的劳作,13亩套种的孜然被装上电动三轮车送到了村上的晾晒场,很快就被采购商收购一空。老人高兴地来到克再村警务室,握着朱成彦的手,说:“有你们的帮助,我困难的事情没有。”
艾再孜今年77岁,儿女不在身边,与老伴及年幼的孙子、孙女一起生活,家里种植有30亩地农作物和经济作物、2亩果园,养了30余只羊和2只大鸵鸟,经济状况尚可,唯一让老人觉得困难的是,老两口年纪大了,家里缺乏劳动力,农忙时节更是力不从心。
2020年7月,担任克再村警务室警长不久的朱成彦在入户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帮助这家人。老人家的院子前面有2亩果园,种植有200多棵无花果树、石榴树,院子左侧喂养着羊、鸡、鸽子、鸵鸟等家禽,因种植区与养殖区之间没有围墙,常有家禽从围栏里跑进果园,啃吃树干树枝叶,导致果树枯死,冬天会有树龄较短的果树冻死,损失较大。
朱成彦决定在家禽家畜与果园之间砌一堵墙,既能防风,又能防止家禽进入果园。他征询了老人的意见后,帮助联系了两三千块废弃的旧砖,组织民辅警用半天时间,在种植区与养殖区之间砌了一堵长30米、高1.8米的砖墙。如今,老人家的果树挂果多,长势喜人。
艾再孜老人家附近一条五米宽的灌溉渠引起了朱成彦的注意。从老人口中得知,多年来,每到学校放暑假,他都大门紧闭,唯恐孩子们溜出去发生意外。于是,朱成彦组织民辅警,找来铁丝网,设置了一道防护网,挂上安全警示标识,为过往村民,特别是村里的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网。
“他是我的警察爸爸。”当笔者提到朱成彦时,艾再孜老人的孙女伊力米努尔·阿不都拉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伊力米努尔自小聪明漂亮,可是,在她1岁时,因家人疏忽,坐在学步车中的她滑进了家门前的渠中。几个小时后,忙完劳作的家人才找到她,经过医院急救,伊力米努尔转危为安。或许是自此落下了病根,2018年11月,体弱多病的她感到腿部疼痛,已无法下床,后被医生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伊力米努尔只有辍学在家。
得知情况的朱成彦立即将情况向派出所报告,所长秦睿熠积极联系当地乡镇党委和卫生院,免费为孩子提供了烤电用的理疗设备,用于在家治疗。每隔15天,伊力米努尔再去乡卫生院打针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伊力米努尔的腿部关节的肿胀程度得到改善,已经能下地走路,并返回了校园上课。
为了帮助伊力米努尔尽快恢复,朱成彦还自费在村民处订购了牛奶,不定期地给艾再孜家送去,为伊力米努尔补充营养。时间长了,朱成彦便成了伊力米努尔的“警察爸爸”。
艾再孜老人只是克再村警务室帮扶的众多困难群众中的一员。克再村警务室积极为群众解决“烦心事”“关心事”,在真诚为民、真心办事中收获了群众的赞许。
“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重视小事、解决小事。其实,群众遇事找我们,是因为信任,只要常怀爱民之心、常立为民之志,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每一点汗水、每一份真诚都不会白费。”朱成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