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劳模?工匠?练得如此高深!
来源:新疆平安网   发布时间: 2021-05-28 12:24:50  作者:王海平

眉头微蹙、眼睛微眯,好像时时都在思考什么……

他是一个标准的IT男。不一样的是,他不穿格子衬衣,也并不宅;他坚持早起锻炼——有氧、撸铁,工作再忙,这个习惯雷打不动,每个动作力求标准、到位,一如他面对电脑时的认真和专注。

自律的生活让他远离油腻,并且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应对高强度、常态化的加班。

这些年,他在自己的领域里默默深耕,取得了一个个令人叹服的成绩——在反恐维稳斗争的最前线,他带领团队成员研发的科研成果在打击犯罪和侦查案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突出示范引领作用。

多年来,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热爱、坚守牢牢守住了网上网下安全,更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了科技力量。

他叫南江,今年48岁,现任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电子数据鉴定实验中心主任,电子物证检验副高级工程师,一级警督警衔,共产党员。

1995年,大学毕业后的南江参加了公安工作。2001年,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成立网络安全管理侦查队伍。2002年,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的南江看到市公安局急需计算机人才,主动请缨,到这个新的警种去迎接挑战。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警种,学习借鉴的资料很少,南江付出了几倍的工作量和努力。为了尽快熟悉掌握网警涉及的互联网、电子数据以及法律等领域的知识,他一边学习理论知识,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去各高校请教,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一边和一线战友切磋交流,了解一线的需求,将理论研发和实战工作紧密结合。每每得知先进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他都如获至宝,逐字逐图地分析学习、反复实验求证,再形成能够应用于实战的工作模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南江的探索和钻研一点点厚植了他的“科研武功”,在案件侦察、电子数据取证、数据分析等方面总结出越来越多的技巧和方法,让民警从海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一线民警的工作效率。

南江在工作中(王晨 摄)

工匠精神,在南江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前几年,对于治理社会稳定中存在的技术空白,南江和战友们艰苦攻关,从收集数据、采集样本、反复试验、数据论证、项目研发到成果转化,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每一个项目做完后,他都信誓旦旦吐槽说“以后坚决不再做科研了,太累了!一次又一次失败、成功的反复体验,卡在一个细节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就是不出成果,那简直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可是,当科研成果成功交付,在打击犯罪的实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那种喜悦和骄傲又激发出他更大的动力。更多的点子、想法和迭代升级的冲动压都压不住,他又一头扎进了新一轮的科研攻关中。其中一个科研项目,南江和他的战友们攻坚整整8年,终于形成一项成熟的科技成果,在实战运用中成效很好。

南江先后在专业核心期刊和公安部发表多篇有分量的论文,科研成果填补多项公安工作技术空白,先后取得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全国公安机关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奖,对推动公安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已成为全疆乃至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工作当仁不让的专家型人才。作为公安部的专家,他还多次参与了各类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专案,为案件侦办提供了关键线索和物证,并被市公安局评为“十佳破案能手”。

科研攻关硕果累累,荣誉也纷至沓来。可是南江却一如既往那样谦虚和低调:“不要宣传我,这就是我应该做的,我更喜欢安安静静地搞科研,为打击犯罪助力。”

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仅有一个南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来,南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摸索出的技战法传授给身边的战友,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培养出各类优秀的公安科技人才;他们团队在全疆的历次大比武中均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他们在取证技术、证据分析、科技研发、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总结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都在全市和全疆普遍推广。

南江所在的部门被命名为“南江劳模创新工作室”(王晨 摄)

2016年,南江所在的部门被乌鲁木齐市总工会命名为“南江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南江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南江在专业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使他成为专业领域的“香饽饽”,很多企业开出诱人的待遇邀请他加盟,大学同学也劝他离开清贫又辛苦的公安系统到更大的平台、更优越的工作环境中去实现自身价值,他却不为所动。

在南江看来,自己的价值就体现在科技强警、服务公安实战的探索中,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维护国家安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是他作为一名公安民警、一位科技工作者最大的荣耀。

“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新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步伐,才能做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才能让科技成果为社会稳定提供技术支撑。作为警察,我们多付出一分,群众就多一分平安。”南江说。


责任编辑:田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