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总是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必须走出那座城堡,才能成长。”这是罗刚离开重庆来新疆工作的原因。
2018年7月底,罗刚告别父母,来到千里之外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开始了他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之旅。
真正的困难是如何快速投入工作
罗刚今年23岁,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去年6月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指明要到新疆工作。
罗刚说自己就像一只“菜鸟”,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不知道什么是苦。离开父母最久的一次是大学期间去北京实习,三个月的生活工作都很顺利,回家时还是出门前的那个罗刚,没变化。“我想到祖国边疆去,到那里实现我的梦想。”
当罗刚走出乌鲁木齐火车站时,他看到的是高楼林立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这和我想象中不同。”当罗刚坐上前往阿勒泰吉木乃县的大巴,才切身感受到了新疆的地大物博。
吉木乃县离乌鲁木齐市700公里。“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坐过那么久的车,十几个小时啊,感觉都快散架了,下车后好长时间我还觉得自己在摇晃呢。”罗刚说。
作为一名重庆人,习惯了麻辣口味,新疆饮食对他来说是个挑战。虽然对新疆美食频频点赞,但他更想念妈妈做的家常菜。
“其实我知道,这些根本不是苦。真正要面对的困难是如何快速投入工作。”罗刚说。
从不适应到适应
5月30日,当记者问起罗刚最初到吉木乃县公安局上班的感想时,他用了“使命、担当、忠诚、作为”四个词。
罗刚所在的部门是警务保障室。有一次为民警发放办公用品,罗刚把用品核对清楚后一一发给了民警。本以为自己做得挺好,正得意呢,让同事梁平一句“你发出去了多少?“给问傻眼了。他只知道自己发了什么,却没有登记数量。情绪瞬间掉落到最低点。看着郁闷的罗刚,梁平分享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心得:“世上没有筒单的工作。虽然我们的工作繁琐,大到业务技术用房平地起,小到巡逻车辆的一颗螺丝钉,方方面面都需要操心,但我们依然要拿出百分百的耐心、恒心去投入其中,保证同事们舒心地工作。”罗刚把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要把根扎在这片热土上
从“不适应”到“爱上新疆”,罗刚说自己用了几个月时间。如今,穿起制服,他就能感受到肩头的责任;看到百姓的笑脸,他就有无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可以大声说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新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好,单看交通就知道了,阿勒泰就有直达重庆的航班,多方便。”罗刚说,他在心里暗自打算,把在老家工作的女朋友也邀请到新疆来一起工作生活,他们一起把根扎在这片热土上。
在吉木乃县公安局工作了近一年,罗刚身上几乎看不到大学生的影子了。从青涩的年华到成熟的历练,除了自身的修炼,时光的打磨、岁月的锻造必不可少。在这里,罗刚懂得了责任,学会了担当,他正在努力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用满腔热忱和实际行动前行在守护边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