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要求之下,北京大部分餐厅都上线了无接触扫码点餐的功能,尽量减少食客和店员在点餐环节的交流。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手机屏幕字太小、需要反复授权甚至点餐前先要加入会员等不便,反而让扫码点餐变得更为复杂。此外,部分点餐系统要求授权收集信息的行为,也埋下了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
提起扫码点餐,大家都不陌生,只要扫描一下桌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完成点餐和结账,不仅大大提高了餐饮店的营业效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餐饮店的人力成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中,扫码点餐因为减少了人员接触,因此格外受到餐饮行业的青睐,绝大多数餐厅都推出了各自的点餐二维码。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扫码点餐“扫”出来的不只是便利,同时还有不少意想不到的麻烦,相比起信息泄露等隐性风险,某些餐饮店取消人工点餐服务更令人难以接受。
所谓餐饮服务,从来都不只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消费者到店消费不仅是享受美食,更希望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无论扫码点餐罗列出多少好处,其服务实际上是打了折扣的——那些因为扫码点餐而节省下的人工,其实正是传统意义上的餐饮服务。换句话说,餐饮店以此来节源开流,其实是以传统服务缩水为代价来实现的。除非消费者不在意这种服务,否则势必会影响消费体验。
扫码点餐最初出现在快餐店,因为在快餐店消费,多数人的主要目的只有“餐饮”,只要店家能满足物美价廉的期望,消费者往往并不计较“服务”。但当大大小小的餐厅都推行“扫码点餐”之后,形势大不一样,消费者到底应该去哪里享受真正意义上的“餐饮服务”呢?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包括用餐引导、菜品介绍在内的各种服务,是他们能否完成消费的重要前提,将扫码点餐定为唯一规则,实际上是将他们拒之门外。
现实中,奉行“驱逐式扫码点餐”的餐饮店不在少数,人们一方面对这种霸道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为扫码之后的信息安全感到担忧。对于餐饮店来说,推行扫码点餐无疑能兼顾成本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扫码点餐实际上意味着必须在放弃享受部分“服务”的前提下,让出自己的个人信息。相比之下,后者无疑更令人焦虑。不少餐饮店都要求扫码点餐前必须捆绑个人微信,或者是关注企业微信号,这些个人信息和消费轨迹,同样也是一种商业资源。问题是,谁来为这些信息的安全把关负责?
回到扫码点餐这件事,餐饮店推出“无接触服务”本身无可厚非,但无论是否“接触”,“服务”都是不应省略的内容。以“服务者”的姿态出发,餐饮店有必要兼顾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不应该将扫码当作“点餐”的唯一方式。更进一步说,形形色色的扫码点餐小程序,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无论如何,都不应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