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舍身救人的共产党员拉齐尼·巴依卡(中)
1月5日上午,冬日暖阳还未照耀到连绵的雪山,位于山谷之间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寒意刺骨。
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人们默然肃立,静静送他最后一程。悲伤和不舍,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蓝天、白云、雪山、牦牛……在这片高原净土之上,拉齐尼·巴依卡纯洁而来,高尚而归。
英雄,魂归故里
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孩童献出宝贵生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可是在这里,在他的家,他是一个儿子,一位父亲。
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听闻儿子牺牲的噩耗,失声痛哭,一步一顿走进陈放一家三代巡边护边照片、荣誉证书的展览馆。他拿起儿子的照片轻轻擦了擦,仔细地端详,身体不时颤抖。十几分钟过去了,老人依然伫立在那里,双眼含泪,紧盯着照片中的儿子,目光久久不愿离开。
英雄魂归故里。在遗体告别仪式上,看着抱着儿子遗像的孙子脸上透出的那种熟悉的坚毅神情,踏遍千里边防线、经历万般艰险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次老泪纵横。
老人记起17年前,他把年轻的拉齐尼·巴依卡叫到身边:“解放军日夜巡逻是为了保家卫国,我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边民,给他们带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你爷爷把这份责任传给了我,现在轮到你了。”拉齐尼·巴依卡听完,神情坚毅,重重地点了点头。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光荣入党。也是从那年开始,他沿着父亲的足迹,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这么多年,他把这份职责完成得很好。如今,又做了一件如此伟大的事,他是我的好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擦拭着眼泪。
崇高,并非偶然
英雄,从来都不是偶然产生的。拉齐尼·巴依卡的成长,贯穿着良好教育、纯正家风的滋养与浸润。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一家人,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儿子……”1月6日晚,被救孩童的母亲一出院,便乘车赶了6个多小时的路,来到提孜那甫村,悼念恩人,看望亲人。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语气缓缓道:“我儿子用生命救了你的孩子,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你也是我的女儿。”
被救孩童的母亲与拉齐尼·巴依卡的母亲紧紧拥抱,哭成一团,无限话语,尽在其中。
拉齐尼·巴依卡的优秀,接触过他的人都有目共睹。这个始终挂着憨厚笑容的塔吉克族汉子,虽然话不多,但却拥有难能可贵的崇高、真诚与勇敢。
“他从小就是一个好孩子。”拉齐尼·巴依卡的小学老师阿曼尼拉·热恰依克回忆,有次拉齐尼·巴依卡午休时借了一个篮球玩,没想到,篮板上的钉子把球扎破了。“那个年纪的男孩子,大都很调皮,想着法儿动鬼脑筋。拉齐尼不一样,他主动来跟我承认错误,还哭了一鼻子。”说着说着,阿曼尼拉·热恰依克不禁落泪,“我一看挺心疼的,说算了吧。没想到他一把抹干眼泪,说‘篮球是学校的,我弄坏了必须赔’。没过几天,他父亲就把一个新篮球送到了学校。”
“也不知道那天回到家你数落孩子没有?”阿曼尼拉·热恰依克轻轻地拍了拍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背,想着与他聊聊天,舒舒心。
“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我支持还来不及,怎么会怪他呢?”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说,“那时家里条件不好,一个篮球也不便宜,但只要能把孩子往正确的路上引,花再多的钱也值。”
信念,一脉相承
父亲离去后,13岁的都尔汗·拉齐尼始终陪伴在妈妈与爷爷奶奶身边。“在他们面前我尽量不哭,我一哭,长辈们就会跟着哭,大家会更加难受。”她哽咽着说。
一个多星期前,在喀什大学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通过视频,让女儿为他检查作业。父亲与她的每一句对话,都尔汗·拉齐尼都记得清清楚楚。
“女儿,看看我这篇文章有没有错别字?”
“第二行第二个,少个‘单人旁’;第五行第七个,缺‘三点水’……”
“好,知道啦,我的小老师。”
由于女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很好,拉齐尼·巴依卡每次都会亲切地唤她“小老师”。“爸爸叫我‘小老师’,其实他才是我的老师。他的一言一行,他的精神品格,我要用一生来学习。”都尔汗·拉齐尼说。
拉齐尼·巴依卡对女儿最大的期望,就是考上内高班。在班里名列前茅的都尔汗·拉齐尼暗暗发誓,新学期要不负父亲所望,更加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都尔汗·拉齐尼的弟弟拉迪尔·拉齐尼,有着与父亲一样闪亮而坚定的双眸。他的偶像就是父亲拉齐尼·巴依卡,在他看来,成为一名护边员,是一件很酷的事。
“爸爸让我好好学习,将来当解放军。”拉迪尔·拉齐尼攥了攥拳头说,“我对爸爸说,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守卫祖国,保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