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居民自治“微治理”实现“大平安”
来源:长安新疆   发布时间: 2020-12-22 18:39:01  作者:陈泽华 郭玉强

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村(居)民自治是基层自治的重要载体。

如何充分调动居民力量?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基层自治的形式和载体,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性,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基层善治之道,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11月2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第十二社区平安志愿者齐庆山(左一)走访社区居民

“平安志愿者”守平安

在克拉玛依,人们常说,“平安连着你我他,平安建设靠大家”。每一个市民都是平安的建设者,更是平安的享有者。

发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遇到矛盾纠纷,协助社区及时化解;邻里守望、安全防范……在克拉玛依市各个社区,平安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来自群众、带领群众,打通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凝聚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今年10月的一天,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金山路街道第四社区平安志愿者张荣向社区工作人员汇报称,有两名陌生男子挨家挨户敲门称“检修暖气”,行迹可疑。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向社区警务室民警反映。

民警很快找到了两名男子。经调查发现,他们预谋盗窃,当天是来“踩点”的。

11月2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油南红光社区居民张先英戴上“红袖标”早早出门了。她是社区平安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从2007年开始义务巡逻。“每天在小区里转转,多留意来往的人,大事小事操个心,图的就是大家平平安安。”张先英说。

“社区广场缺椅子,我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独居老人无人照顾,我发动社区居民,轮流送饭……”说起当平安志愿者后做的事,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第十二社区的齐庆山一脸自豪。

齐庆山今年75岁,2012年加入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硬朗,退休后想找点事做,就当起了志愿者。”齐庆山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齐庆山说。

赵天仓是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银河路街道风云社区平安志愿者,他擅长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还总结出了“三式”谈心法,即“见面要以朋友式、询问要以聊天式、调解要以谈心式”。2018年初,该社区成立“老赵调解室”,并招募了11名调解员。两年来,他们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

“民情诊断室”解民忧

“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纠纷多。现在,小区变干净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11月4日,克拉玛依市白碱滩(高新区)区中兴路街道沁园社区居民徐纪法说。

清理楼道、督导垃圾分类、整顿物业人员队伍……近年来,该社区多措并举,改善小区环境,并创新提出“物社联动工作法”,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徐纪法今年66岁,退休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组织下参与社区工作。2019年9月,社区针对居民区范围大、分布广,民情民意反映不及时、收集渠道单一、跟踪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设立了“民情诊断室”,由徐纪法带领热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10月24日凌晨4时许,徐纪法接到社区居民张瑞的电话:“徐叔,3楼住户家自来水管漏水,把我们家天花板泡了。我上楼敲门,可他们家没人,咋办呀?”

放下电话后,徐纪法一边联系3楼住户,一边协调“民情诊断室”里有管道维修技能的居民赶往现场。3楼住户赶回家打开了房门,徐纪法立即组织人员维修,15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据了解,“民情诊断室”自成立以来,共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200余件。

近年来,在推进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方面,克拉玛依市下足了功夫:打造“老乡调解室”“老鱼调解室”等一批由热心居民参与、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调度区域各方资源,尽心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的急难事解决在“家门口”;落实重要事务、重要项目建设、重要资金使用等集体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提升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在各社区大力推行党务、居务、事务、财务公开制度,使社区公开栏设置率达100%,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治权得到了充分体现。

“居民自治接待站”服务很给力

在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光明建工社区居委会,活跃着一群可爱的老人,他们每天10时准时上班,为居民排忧解难,他们就是“红色家园居民自治接待站”的义工。

“红色家园居民自治接待站”成立于2013年7月,由20多名社区老年居民组成,辅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每天,居民自治接待站都会安排义工值班,每次4至5人。10时至12时、16时至18时为挂牌上岗时间。期间,值班人员会认真接待来访居民,力所能及地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

居民自治接待站的义工生活经验丰富,对小区情况又熟悉,各个都是多面手。谁家漏水、燃气不着了、灯管不亮了,接待站的义工会拿上工具亲自上门修理;居民间有了矛盾纠纷,义工们又充当起调解员,热心解决。

今年69岁的居民自治接待站义工杨根娣自豪地说:“我们管的事可多了,调解邻里矛盾、修理热水器等家用设施,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就绝不含糊。”

光明小区46栋一楼住户曾建家的下水道经常堵,每次通下水道的费用都由他家支付。曾建认为楼上住户也应该分担,因此与楼上邻居产生矛盾,协调几次都未果。居民自治接待站义工“出马”后,很快就化解了矛盾。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在探索社区自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坚持打造“一楼宇一品牌”,并给予活动经费支持,通过楼宇文化活动扩大居民的参与和互动,有力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三社区通过居民代表大会、业主大会、楼宇恳谈会等形式,社区抛“题”,群众议“题”,让群众畅所欲言,参与讨论平安建设、诚信社区、居民公约等关系群众生活的基层治理话题。

如今,克拉玛依市各个街道和社区涌现出的各类群众自治组织,将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骨干、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广泛纳入共建共治范围,实现了民事民管、民事民办,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田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