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新疆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20-10-26 18:08:25  作者:张蕾 齐琪 李腾

“你好,给我兑一袋洗衣粉。”9月18日,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齐巴尔镇齐巴尔村村民巴合古丽用“积分”到该村“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道德教化是培育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阿勒泰地区通过“积分制”“红黑榜”“融文化”的实践路径,激发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市域社会和谐稳定始终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库木哈仁村村民苏克特巴伊尔·达恩塔接送村里的孩子上学

“小积分”兑出大实惠

每周五是齐巴尔村的环境卫生日。这一天,村委会干部和村里的平安志愿者组成环卫检查小组,到村民家检查卫生。

9月18日,巴合古丽家的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屋内更是窗明几净,就连圈内牛羊的粪便也整齐地堆放在一起。按照《村规民约》,巴合古丽家卫生清洁到位,加3分。

“我要多存积分,去村委会爱心超市换东西。”巴合古丽说。

齐巴尔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张积分表,升国旗、平安建设工作、人居环境整治等11项建设“美丽乡村”内容都被纳入积分管理办法,并通过开办爱心超市、动态评估信用等级等方式落实奖惩。

目前,在阿勒泰地区,各县市探索在农村推行《积分制管理》,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内生动力。哈巴河县以“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富蕴县爱心超市“小积分”推动乡村“大文明”等,不断提高村民道德品行。

在齐巴尔村,积分制度已实行了1年多,有些家庭因为积极参加村集体活动,对于所负责区域的卫生清洁到位,一个月下来,可以“赚”200多分。

9月21日,在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爱心超市,21名村民用积分兑换了生活用品。村民玛依努尔·切开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把家里打扫干净了,还能获得奖品。”

和玛依努尔一样,兑换积分的21户村民都是在人居环境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表现突出,被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评为“清洁家庭示范户”“尊老爱幼文明户”,获得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奖励和荣誉证书。

据了解,这一奖励政策源于该乡正在探索推行的农牧民“积分制+爱心超市”工作机制,通过设定“遵守法律法规、执行村规民约”“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家庭五整洁”等7个方面的基础积分项目及“作出突出贡献”“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两个方面的加分项目,按照“1积分=1元钱”的标准对村民购物进行补助,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库尔特乡党委书记梁威说:“脏乱差一直是农村治理的老大难,没实行积分制之前,我们说破嘴都不管用。现在,通过积分兑换物品奖励,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红黑榜”树文明新风

“孜黑拉·胡安德克积极打扫街道卫生上了‘红榜’,塔布西·阿合提因脱贫致富上了‘红榜’……”9月初,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库木哈仁村的“村规民约红黑榜”引来众多村民围观。

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库木哈仁村红黑榜

今年,青河县在乡村实行“红黑榜”管理机制,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开启乡村治理新模式。据悉,“红黑榜”每月公示一次。“红榜”聚集正能量,对村里孝老敬亲、邻里和睦、庭院整洁、勤劳致富、扶贫脱贫等正面典型进行宣传;“黑榜”鞭策反面典型,对村里不赡养老人、不讲卫生、大操大办、赌博败家、酗酒家暴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

7月中旬,阿尕什敖包乡库木哈仁村村民马木尔别克·沃扎提别克和对山·哈斯依旦主动加入该村志愿者队伍,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帮村里的老人送大米、清油、面粉、蔬菜等生活物资,帮助困难群众,受到村民一致好评,被推荐上了“红榜”,成为全村学习的榜样。

库木哈仁村党支部书记胡热阿勒别克·吉格尔别克说:“自从实行‘红黑榜’管理制度以来,村里涌现出许多助人为乐、勤劳致富的人。”

苏克特巴伊尔·达恩塔就是在“红榜”的带动下涌现出来的一位热心群众。苏克特巴伊尔是名司机,他利用出车的便利,每周接送村里的孩子去乡牧业寄宿学校。“我周一把孩子们送过去,周末再接回来,很方便,我也想像马木尔别克一样,为大家做好事。”苏克特巴伊尔说。

截至9月,阿尕什敖包乡72名表现优秀的群众被列入“红榜”,不仅带动了身边的群众,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阿尕什敖包乡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杨相娟说:“‘红黑榜’管理机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奖罚分明,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不仅上‘黑榜’,还有出出丑、红红脸的惩罚措施。”

“红黑榜”管理机制的运行是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一种实践创新,极大约束了群众不良行为,弘扬了新风正气,助力脱贫攻坚,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目前,在阿勒泰地区,“红黑榜”管理机制已延伸到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城市环境卫生等多个行业,由“红黑榜”树立的文明新风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

“融文化”亮德治品牌

“十一假期,我们村每天都有文化活动,村民、游客都纷纷参与,热闹极了。”9月22日,阿勒泰市红墩镇萨尔喀木斯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忠说。

“十一”期间,萨尔喀木斯村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吹拉弹唱,奏响了文明和谐的乡村乐章。

“融文化”是阿勒泰地区亮出的德治品牌。阿勒泰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12345”工作机制,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深化推进阿勒泰市德治教化治理体系向纵深发展;充分整合利用“党建网格阵地、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全媒体阵地”三类阵地,依托现有的党支部民意坊、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中草药馆、文化服务中心、文明示范一条街等资源,精心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五大平台”,实现互通互融,形成串点成线、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不少村民在闲暇之余来这里看书。汗德尕特村村民巴哈提古丽说:“我经常来书屋看书,我喜欢看蔬菜水果种植技术方面的书,对于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阿勒泰市已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9个、实践站建设15个、实践点建设13个,促进“以法立德、以德润法、法德共进”。

走进哈巴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一幅幅漂亮传神的文明宣传画、一块块形式丰富的文明提示牌跃入眼帘,为原本清新雅致的公园添色不少。文化德教元素的植入,让公园不仅是休闲场所,也成为居民日常学以增智、学以养德的“文化园”。

今年,哈巴河县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白桦融文化”特色德治品牌,建立实施“六心道德工程”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德治教化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发挥各支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传文化、树新风、强信心、倡德善、帮贫困、乐乡里”的作用。

哈巴河县文联主席马军说:“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先进理论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规范等内容融入德治教化活动中,能进一步熏陶、提升社会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