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拍档:破译无声的犯罪密码
来源:博乐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 2020-09-23 17:05:47  作者:刘天华 张凯琪

电视剧里案件现场总是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有一群人穿着防护衣、戴着口罩、提着查勘箱迅速到达现场,仔细地提取现场的痕迹......用痕迹拼构细节,用细节还原真相。思维逻辑缜密,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扣人心弦!

《清会典·刑部》记载“凡斗殴伤重不能重履之人,不得扛抬赴验,该管官即带领仵作亲往验看。”意思就是说,仵作是官府所雇用的专门为刑事案件检验伤势的专业人员,之所以要“亲往验看”,还含有勘察现场之意在其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安工作分工、细化以及刑事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仵作”已衍生出多个工种。

他们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否像电视剧里那样带着威武的行头、超炫的技术操作、烧脑的推理过程?今天跟着小编一起走进博乐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的24小时吧。

面对警情,他们只有一个回答“好的,马上到” 他们从来准时到达,从不“失约”。

每天清晨,技术员打扫好办公区及实验区卫生后,匆匆拿上笔记本到二楼会议室参加会议,正值大家就案情讨论得如火如荼时,值班民警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东风派出所民警,我们辖区发生一起盗窃案,需要现场勘查。”

有人说,刑事技术侦查员的眼一定要很亮,这样才能发现隐藏在现场的痕迹,在犯罪现场找出那把解开谜题的钥匙……在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后,技术小组民警准备“家伙”集合,提着银色的勘查箱、拎着足迹灯等勘查装备从办公区一路飞奔上车赶往现场。

正值午餐时间,警车里一股股热浪袭来,同行的小伙伴从后排递来一包没来得及泡的方便面:“这次勘验现场时间不会短,先吃点垫垫,有力气才好工作。”案发地点占地面积大,人员流动性也大,现场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这次现场勘查的时间不会太短,保守估计起码需要两小时的工作时间。

他们常常饭吃到一半,冲凉到一半,厕所上到一半,觉睡到一半,聚餐到一半、约会到一半,都可能接到新的警情。技术民警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警情多的时候从早一直忙到晚。

他们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侦查破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员总是在和时间赛跑,往往越是微小的细节越容易随着时间消逝,他们始终抱着一百份的耐心和细心开展现场勘验工作。“这个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等等细节,都要事无巨细的一一询问后他们心里才有底、才有数。

每一个勘查现场他们都会努力找寻提取一切有价值线索,用尽所学为破案提供有价值的证据。精细分析,比对提取的每一个有效线索,拼尽全力为破案找到最有利的突破口,多年的痕迹检验,指纹比对工作练就了他们“火眼金睛”的本领,在案件侦破、嫌疑人认定等方面屡屡发挥关键作用。

回到办公室,他们急匆匆吃完晚饭奔向实验室将提取到的物证分门别类的摆放在干净的实验台上。“这个瓶子需要放在熏显柜,这只鞋子需要用检测试剂处理一下……”各个细节均分工协作、通力配合。

技术员冷静的开启设备电源,调节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时刻盯着物证的变化情况。时间恰到好处,技术员迅速将物证取出,打开探照灯,躬起腰,端着照相机,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寻找线索,经过一番处理提取,汗水在不知不觉中浸透了他们的衣衫。

然而,他们的工作到此并没有结束,辗转办公室,打开电脑,键盘像跳跃的音符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案件通报、案件现场勘验笔录、现场平面图、现场照片等即将在他们手里一气呵成,办公室的“闹”与楼道的“静”形成反差。

最基础的工作终于完成,剩下的就是靠耐心细心的比对。紧盯电脑屏幕,一枚枚相似的指纹从他们眼前一一划过,在他们眼里,一枚枚指纹都变得会“说话”了。比对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他们还是专注如初,没有丝毫懈怠。

凌晨三点多,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憔悴的脸庞,布满血丝的双眼,疲惫让他们失去了相互交流的兴致。但他们一旦到达了现场开展勘查工作时,又恢复了猫头鹰一样的敏锐,眼睛里透露出无限的光芒。

无论白天黑夜,一旦接到警情,他们总是“负重前行”。勘查箱、光源、相机等全副武装,迅速“出诊”。每一起案件的侦破都是一次挑战,民警在现场勘查、检验鉴定所表现出的细致和执着,都展示着人民警察优秀的专业素质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他们是最佳拍档——博乐刑警。


责任编辑:王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