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了解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运行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院是给老百姓“说法”的地方,应该守好这一防线。可以说,给出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说法”,既是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站稳群众立场,人民法院要回答好“给什么”“怎么给”“给得怎么样”的问题。
“给什么”,是要始终牢记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线,只有贯彻并执行好这条主线,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才能不断提升。一方面,让群众享受优质司法服务,法院工作不能满足于“被动办案”,而是要主动服务、智慧服务、用心服务,利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让官司不再难打。另一方面,让案件得到公正裁判,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审判特别是庭审的作用,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体现公平公正。同时,让群众确保实现胜诉权益,将调判质效转化为治理效能,每份裁判文书都应有“含金量”。
“怎么给”,是要不断提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这就要自觉推进革故鼎新、改革创新、守正出新,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为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尽量让老百姓不打官司就能拿到“说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老百姓尽可能少打官司就能解决纠纷,推动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尽量在当地”“选择最优地”。尽量让老百姓及时便捷地拿到“说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案件繁简分流识别标准,推动简案快审、类案量审、繁案精审,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尽量想办法为老百姓及时兑现“说法”,强化立审执破一体化协调配合,强化判前说理、判后答疑,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
“给得怎么样”,是要主动接受群众评判和社会监督。人民法院工作做得如何,“说法”给得怎样,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推进审判流程、庭审直播、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建设,打造线上的新媒体矩阵、线下的“公众开放日”;注重结合巡回审判、就地办案等方式加强以案释法,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执行、参与调解、听庭评议等;面向所有案件开展公平正义感受度测评,赋予当事人、律师等不同主体评价权、质询权、建议权……只要把群众的真切感受和实际评价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改进指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能通过整改提质促进法院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司法为民,要始终心中装有群众、时时想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扎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人民法院通过把老百姓想要的“说法”给好、给准、给到位,确保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将有助于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作者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