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了解一下防疫工作须知,谢谢您的配合!”2月25日17时,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高铁站出站口,一位戴着口罩,身着简易防护服的年轻民警对配合工作的旅客竖起了大拇指。
这位民警叫朱中华,90后,是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团委副书记、沙区公安分局团委书记,也是“获奖专业户”,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疆优秀人民警察、乌鲁木齐市最美志愿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被授予乌市“五四”青年奖章。一个月前,他被团中央授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这次春节,朱中华本来请好了探亲假,准备回内地看望父母。入伍2年,从警10年,这还是他第一次春节回老家与父母团聚。但疫情突降,警铃拉响,他不得不给动手术不久的母亲打电话:“妈,对不起,我是团委书记,我不能走!”母亲还是那样支持他:“没关系,你好好干,等忙完再回来!”
朱中华第一时间代表团委在全局发起《共同战“疫”倡议书》,全局青年民警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经分局党委同意,朱中华组建沙区分局青年突击队,前往客流量最大、最艰苦、风险最大的乌鲁木齐高铁站负责勤务工作。
近一个月来,朱中华带领20多名青年突击队员,分为三个班,每天早晨6点开始执勤,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结束。朱中华安排其他民警劳逸结合,几小时一换岗,他却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我是队长,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朱中华轻松地说。
这个临时队长带起兵来可一点不含糊,朱中华常说:我们代表新疆,代表首府公安,要树立良好形象,热情为民服务。队员每天最多时,会面对上千名旅客,最少也有近百人。开始工作时,也会遇到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的旅客,工作辛苦还被埋怨,有的队员觉得很委屈,朱中华及时开导大家,教队员工作方法,讲话技巧,还创新了点赞工作法。他说,旅客长途跋涉很劳累,加上防疫措施也给他们带来不便,我们要多理解他们,增强服务意识。口罩虽遮住了我们的脸,但我们可以用敬礼和点赞,表达我们的热情友好。一个敬礼,一个点赞,暖心的话语,耐心的解释,瞬间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也减少了很多矛盾纠纷。大家觉得,工作越来越好干了。
作为队长,朱中华有多重角色,工作时是班长,抓队列训练,管纪律作风;平时是大家长,管好各方沟通协调,后勤保障,消毒杀菌,防护安全;同时还是心理咨询师,他深知执勤时间久,周期长,统一吃住回不了家,队员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爱开玩笑的朱中华像一团火焰,总能活跃气氛,组织各种休闲活动,放松缓解压力,疏导心理问题,用积极乐观奉献的精神影响大家。时间久了,青年突击队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友爱。
朱中华虽年轻,却是警界名人。2010年6月15日,朱中华在哈密路电池厂附近执勤时,听到群众呼救,不会游泳的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和平渠的急流,拼搏十分钟救出了一名酒后落水的女子,自己被送入医院昏迷一夜才醒,全身多处骨折。作为新疆阳光爱心公益社的发起人,朱中华热心公益事业十余年,长期资助SOS儿童村孤儿8名。此次疫情发生后,朱中华向身边的战友和爱心人士倡议,带头向新疆红石基金会捐款捐物4000余元。“帮助他人,我就觉得很快乐!”朱中华总是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