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凌晨第一架航班落地,乌鲁木齐市国际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每天最早的航班信息播报就是起床闹钟,最晚一班航班的起飞就是熄灯号,旅客平安就是大家最大的欣慰。
乌鲁木齐市委政法委积极响应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部署,由委领导带队,将指挥部设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紧急调动全市各级维稳力量,组成志愿先锋队,开赴机场,经过必要的现场指导,立刻上阵,统筹做好人员分流、信息登记等工作。各级各部门紧绷外来人员信息核实登记这根弦,抓好分流隔离观察这条线,筑牢一线防护阵地。
志愿者们每天都要面对数百名进港旅客,登记人员都是脸贴脸、手把手近距离服务旅客。他们专业的服务态度和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旅客。
在T3航站楼,由几张临时调配的桌子和凳子组成了志愿者们的阵地。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室内温度很高,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护目镜上布满水珠,鼻梁都磨得通红。随时都有旅客进港,每个旅客从登记开始就要一个人负责到底。负责登记的同志们从接班上岗开始就无法休息,为了尽量少上厕所,大家都尽量少喝水,即使有短暂的休息时间,还来不及吃饭就被潮水般涌来的疲惫感所淹没。
目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每个航站楼都有市委政法委领导带队的志愿者队伍,每个旅客登记完信息后,都会由所在辖区指派专车接到家中隔离,外地户籍旅客集中安排在酒店进行隔离。对于志愿者来说,每天最温暖的就是午夜送完最后一批旅客,通过视频和电话给家里报平安,而此时外面早已只剩下闪烁的霓虹灯。
“一生能穿一次防护服,光荣!”面对突发疫情,广大政法干警冲在最前,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家众志成城,共克疫情。更有不计其数的“无名英雄”,在不同的岗位上坚守,他们有的来自各级政法单位,有的是基层社区网格员,为了家国“大家”,舍弃个人“小家”,在这个季节,用炽热的心温暖了整座城。
每天下午,机场防控指挥部都会召开例会,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核实数据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查出短板,优化工作流程。大家全力守好首府城市的桥头堡,以最大的热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市委政法委与市卫健部门密切配合,调配防护物资,优先保障前线需求,同时拨付专项资金,购买慰问品慰问前线工作人员。
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机场的志愿者还在夜以继日抗击疫情,既有很久没见过年迈母亲的儿子,又有很久没有回过家的父亲。一个个平凡而勇敢的政法人,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一线。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终将取得战"疫"的胜利!每一个战斗在防疫一线的人,都是一颗星辰,无数星辰聚拢在一起,照亮了黎明前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