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子派出所: 延伸触角 全方位服务群众
来源:新疆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19-11-21 16:13:47  作者:陈泽华 甘雯

11月6日,公安部对全国首批拟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候选对象予以公示,新疆5个派出所榜上有名,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红庙子派出所是乌市唯一入选的派出所。

把辖区从“治安乱点”打造成群众满意的美好家园,是红庙子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最大收获,民警们多元化调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全方位服务群众,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

11月14日,红庙子派出所民警用便民服务车接群众到派出所办业务

合力打造平安环境

红庙子派出所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商住小区多、流动人口多。以前因接警量大,民警常常一个警情没处理完,又要赶着去处理下一个警情。执法不规范、群众不满意,各类投诉不断,影响警民关系。

“那时候,民警天天忙着接处警、办案子,连走访群众的时间都没有。”红庙子派出所所长张鹏说。

如何遏制案件高发势头,为辖区群众打造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成为民警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我们要发展好、创新好‘枫桥经验’,就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成立群防群治组织,建立‘六位一体’的协调联动机制,共筑全民参与的安全防范铜墙铁壁!”红庙子派出所教导员杨长松说。

记者看到,在红庙子派出所辖区,到处闪现着“红袖标”的身影。居民商户、退伍老兵、大学生、外卖小哥,都成了治安志愿者。

在西城街开饭馆的陈丛斌说:“我们店里有时会遇上醉酒闹事的客人,按下‘一键式报警’,周围的‘十户联保’商户很快就会赶过来,民警也会及时处理,给我们减少了损失。”

在红庙子派出所辖区,所有社区警务实行“一组+N户”的工作方法,经过民意调查,群众对民警满意率达99%以上。经群众主动提供线索,协助派出所破获了多起案件。

嘉和园社区警务室民警牛星星的辖区有3个老旧小区,以前这些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常发生入室盗窃案件。自从小区落实群防群治措施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案件及群众上访事件,整个社区安宁和谐。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在全国各地呈高发态势,红庙子派出所也面临这一问题。“陌生来电别轻信,亲人电话打不通,不急不躁请等待……”为做好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民警王建文写了打油诗,宣传反诈骗。派出所还制作了反诈骗知识PPT、音频,在社区、公交车站、商铺等地方广泛宣传。

“今年以来,辖区电信诈骗发案数逐月下降。”王建文自豪地说。

多元化调解纠纷

“外面的车停在我们小区,车主与小区住户发生了争执,你们快过来看看。”11月5日,西城街北社区居民刘照来向红庙子派出所民警反映。

民警很快赶到现场。

“我们小区只有20多个车位,你把车停在这里,我们咋办?”小区住户陈某话音刚落,停车男子不愿意了,“我来这里走亲戚停一会儿车怎么了?”双方互不相让,民警只好将他们带回派出所调解。

“他来看望亲戚,停一会儿就走,没必要发这么大火。”听了民警的话,陈某有点不好意思,“也怪我,没了解清楚,还以为是外面的车停进来了。”就这样,在民警的调解下,纠纷很快平息。

2010年5月,红庙子派出所成立了乌鲁木齐市首家治安司法联合调解室,形成由公安部门牵头,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等群体组成的多元化“大调解”机制,现在调解的主力军又增加了老党员、律师、社区干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

“当时成立调解室是为了缓解民警压力。”杨长松坦言,辖区发生的治安案件,走法律程序工作量很大,如果能进行治安调解,不仅能减轻民警工作量,还能促进辖区和谐。

发生纠纷,涉事双方情绪激动,调解工作并不好做,民警的经验是:将双方分开一会儿,冷静下来再做工作。派出所专职调解民警李惠卿总结了“调解七法”,包括开门见山调解法、换位思考调解法、案例说服调解法等。

今年10月的一天,新居社区警务室民警宋亚军调解一起邻里纠纷:一户居民请朋友吃饭,酒后深夜大声谈话及唱歌,影响邻居休息,双方发生争执,差点打起来。在宋亚军的调解下,喝酒的居民道歉:“我酒后忘形,打扰大家休息,是我不对。”找上门理论的居民说:“我不该当着你朋友的面那么说你,我也不对。”两人相视一笑,还是好邻居。

据了解,红庙子派出所调解室成立以来,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00多起,调解率100%。

全方位服务群众

11月14日,记者前往红庙子派出所。乘坐910路公交车到达终点后,距离派出所还有近一公里路程。此时,公交站台背后张贴的“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宣传牌吸引了不少人观看。

原来,由于红庙子派出所位置比较偏远,周边巷道岔路多,容易走错,为此,红庙子派出所在公交站开通了便民服务车,专门接送到派出所办事的群众。

“真是太好了,服务周到又贴心。”准备到派出所办事的居民阿女士竖起大拇指称赞。

为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红庙子派出所各社区警务室、警务站也推出了不少便民利民措施,尤其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牛星星告诉记者:“辖区居民宋某今年30岁,是一名脑瘫患者,跟父母一起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帮其办理低保手续时发现他没有身份证,就找到了我。”宋某因为生病无法出门,没办法拍证件照,牛星星联系了沙依巴克区公安分局户口身份证办理中心的同事,上门为宋某拍照,身份证很快办好了,宋某的低保手续随之顺利办妥。

“群众的事无小事,只有把群众当亲人,解决他们的急事、难事,才能得到信任和支持。”派出所民警买买提艾力·艾再孜说。买买提艾力曾跑前跑后忙了两个月,帮辖区居民古某收养的女儿小艾落户,让孩子顺利入学;长期帮扶生活困难的田某一家,让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面对生活。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红庙子派出所每位社区民警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警务室”,群众通过微信可以直接向民警咨询问题。“线上线下”双头并进的服务模式,让“邻家警察”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