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南站到了,请前往XX麻辣烤鱼的乘客在本站下车……”最近乘坐成都地铁1号线的乘客,都会听到这样一句“附加词”。这遭到不少市民吐槽,认为在综合交通枢纽站的报站中夹带广告,让人反感。据了解,成都地铁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在语音报站中植入广告,在7号线、4号线部分站点都可听到类似语音广告。(10月15日《成都商报》)
地铁、公交语音播报广告,在全国已不是新鲜事,在许多地方都有。对此,市民不妨给予必要的理解。
正如上述报道所披露,我国城市地铁普遍存在亏损,有媒体报道称中国30多座城市2018年共花费超过6000亿元修建包括地铁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但只有少数城市的城轨运营实现了收支平衡。一些城市的地铁公司在面对质疑时也曾回应称,地铁语音播报广告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补贴亏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地铁语音播报可以有广告,却不可任性,不能影响地铁服务质量以及乘客乘车体验。换言之,不能耽误报清站名与影响乘客听清站名,不能给乘客出行带来不便。毕竟,语音报站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必备服务,具有功能性和公益性。类似“XXX提醒您:下一站是XX站”这样的夹带广告就比较简洁,商家名称与站名没混在一起。而如果一句报站混杂多个商家或品牌,报站掺杂了太多广告信息,乘客恐怕就不愿买账了。
二是对语音播报的广告内容应有所取舍。车厢内语音广告具有强制性传播、高频次传播、覆盖面极广等优势,因而这一广告渠道被许多商家争抢。近些年,个别城市的地铁移动电视曾播放过安全套、无痛人流等广告,引发极大争议,最终被撤。有网友建议,语音报站广告要打也不妨打些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类广告,以符合公共交通工具的身份。
三是要确保广告收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地铁毕竟是公益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地铁广告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补贴亏损”的说法需要制度来保障。这些年,不少城市地铁一再上调价格,据说是因为广告和票务的收入与地铁运营成本仍相差甚远,地铁仍需政府补贴。在此背景下,显然需要为包括报站植入广告等在内的地铁广告行为立规矩,避免巨额广告收入成为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