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结案1366起,结案率100%,居2019年上半年全区法院个人结案量之首,很难想象这是一名年逾50岁老法官的结案量。
近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见到了梁勇。
梁勇是该院立案庭法官,从事案件审判工作超过30年。
一直以来,乌市沙区法院的案件数量都很大,对此,该院建立了繁简分流、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对所有流转到该院立案庭的民商事案件,梁勇都会分类筛查分流,将筛查出的相对复杂案件第一时间移转到专业审判庭审理。其中大部分时间,梁勇带领的团队都在开展调解工作。
采访中,梁勇始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办案效率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乌市沙区法院实行“团队作战”制度。作为员额法官,梁勇和两名法官助理、三名书记员组成了一个团队。
3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梁勇感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不论是判决还是调解,最终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往往都已激化到一定程度,若当事人不认可案件处理结果,出现“案结事不了”的情况,那解决纠纷的最终目的也无法实质达成。
梁勇办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
“民事案件大多琐碎繁杂,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人情、道德、法理对各方进行劝解。”
今年3月,一名年轻女子来到乌市沙区法院起诉离婚。梁勇把她请进调解室,递上一杯热茶,耐心听她“诉苦”。
女子称,她跟公婆住在一起,总会因为一些生活琐事闹矛盾,丈夫也不愿帮她说话。时间长了,她觉得“这段婚姻没意思”。
既然这对夫妻感情没出问题,那么就能挽救。梁勇马上联系该女子的公婆和丈夫到法院“谈心”。
“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们要多给他们一些空间……”梁勇对两位老人说。
“你们暂时没有能力自立门户,又有了孩子,很多事都是老人在帮衬,你们应珍惜……”话没说完,两个年轻人都低下了头。
经过劝解,一家人握手言和,高高兴兴地回家。
在繁杂的办案过程中,送达是很多法官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梁勇从未退缩。
为了让物业服务、供热合同等案件的送达更有效,梁勇带领团队采取夜间集中送达。年轻干警心疼他,不让他去,但碰到难送达的案件,还得请他“出马”。
今年年初,该院立案庭书记员向一名被告送达起诉状时,发现被告在家,但不开门。书记员只好打电话向梁勇求助。
忙完手上的工作,梁勇赶到现场。敲门无人应,他立刻转身去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被告终于将门打开。
进屋后,梁勇询问被告,对案件有何意见,被告道出了缘由。原来,被告是嫌物业公司没有及时打扫楼道,单元门坏了也不修,所以一直不交物业费。
“更换单元门需征得所有业主同意,不是物业公司想换就能换的……”梁勇耐心解释,并向被告讲明了拖欠物业费的法律后果。
经过一番释理析法,被告当场交纳了物业费。
今年,梁勇的左眼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经医院检查,有失明风险。乌市沙区法院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给他调整了工作岗位。目前,他主要负责申诉案件审查、鉴定、评估等工作。
年近退休,手中的“接力棒”如何交接,成了梁勇思考最多的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当事人的性格特征。”“抓住争议焦点,了解当事人内心,恰当地运用证据,查明事实,化解纠纷。”梁勇将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一一梳理,在团队业务学习中传授给大家,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难题。
每周固定时间为团队开展业务学习、挑选典型案件展开讨论并传授调解经验技巧……梁勇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法官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番打磨和历练。”梁勇的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年轻法官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