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9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并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意见》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对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继7月15日,教育部、网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后,发布的又一份“互联网+教育”领域的重要监管文件,凸显在经过近几年的行业快速生长之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将监管有序推进。此次《意见》更专门针对校园内教育APP泛滥现象,提出了治理方案,有利于中国“互联网+教育”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中国从政府到市场携力推进的“互联网+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教育APP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体现,但随着各类教育APP大量涌入校园,不少学生反映说自己被APP“绑架”了,特别是在高校。今年3月,教育部专项调研抽样的100所高校里,少数高校开发引进的APP甚至超过20个。
校园内教育APP泛滥,在给师生造成困扰的同时,又导致监管更加困难,有害信息传播、非法广告丛生、非法信息采集等乱象也随之而来。这也是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意见》的重要背景。
本来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的教育APP为何反成困扰?其一是利益驱动。按照《意见》所规范的教育APP大致可分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而其背后都不同程度存在利益纠葛,或来自市场的商业利益,或来自内部的政绩、考核利益。有利益而无规范,自然会滋生乱象。
其二是学校这一特殊场景,较之社会更容易出现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乱象。学校是个封闭场景,在此场景中,校方具有权威性,而学生则普遍处于弱势,如果教育APP的安装使用再与学分、成绩和评优等挂钩,学生和家长几乎难以抗拒。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的治理方案,包括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以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等,对校园内教育APP存在的乱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更关键的是,《意见》还提出应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APP推荐、选用及运维中的责任,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责任体系。未来,更将要针对教育APP提供者落实教育APP的备案制度,制定并出台《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管理办法》。
从市场角度而言,很显然,无论这次出台的《意见》,还是7月15日发布的《实施意见》,监管的加强都将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不规范又不整改的产品很可能会因此出局,甚至有可能引发行业洗牌。但从长远看,监管的到位对行业总之是利好。
事实上,在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意见》整体上是以促进教育APP的发展作为政策出发点。在治理乱象的同时,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没有设置准入许可,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已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这一原则下,如果《意见》实施成功,将成为中国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又一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