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无一失的核安全从何而来?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 2019-09-05 22:59:38  作者:沈慎

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发展历程、核安全基本原则和政策、监管理念和实践经验,阐明了中国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推进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作为中国政府第一部核安全白皮书,一经发表便备受关注。

核安全事关核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宁。中国在确保核安全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据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累计300余堆年,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全国18座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保持良好安全记录;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每万枚6.2起降至目前的每万枚1.0起以下,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核材料“一克不丢、一件不少”,核设施“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折射出中国核安全事业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成就来之不易。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做出开放利用核能的重大决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完备的核工业体系,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融入核能开发利用全过程。正是积极适应核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推动核安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国核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从制定实施国家核安全战略,到发布核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再到建立系统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从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监管机构,到实施全链条审评许可,再到开展全过程监督执法、全天候监测辐射环境……政策法规的堤坝越筑越牢,科学监管的篱笆越织越密,为核安全打造了“铜墙铁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核安全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万无一失”的成绩,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归根结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科学指引。突出发展和安全、权利和义务、自主和协作、治标与治本“四个并重”的核心内涵,强调“安全第一、依法治核,预防为主、纵深防御,责任明确、独立监管,严格管理、全面保障”的基本原则,这一核安全治理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生动诠释着中国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上的进步,为解决核安全全球治理的根本性问题、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原则、方法和路径。

核安全没有国界,和平利用核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确保核安全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2014年3月24日、2016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两次参加世界核安全峰会,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当前国际核安全局势复杂多变,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这一问题上独善其身。可以说,中国不仅以自身高效的核安全建设,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也在一以贯之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和政治承诺中,为共同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注入了中国智慧。这是中国作为大国责任担当的体现,也是立足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坚定选择。

“核电厂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实现现代化”“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继续得到有效保障”,这是核安全“十三五”规划设定的2025年远景目标。以“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前行,实现这一目标可期、可为。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