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写 慢慢活
来源:伊犁晚报   发布时间: 2019-06-04 12:08:20  作者:程静

我的同事蔡立鹏的散文集书名是《就要过得比你慢》。起先我这样理解:一个在报社工作,每天审读数万字稿件的编报人,“就要”两个字,不是慢生活的实现,很可能只是表达一种决心。可是在阅读之后,我发现他不是表达决心,而是真正开始了行动:在门前的小菜园里种上各种果蔬,“与植物和土地私语”;在城市小巷漫步,细嗅庭院烟火;在不同的节气沿着河岸行走,感受自然之美与人世之暖。他的慢生活从身边小环境开始,与生活喧嚣保持距离,他将自己引向一条小径,不仅抵达落日与丛林,更抵达内心的安宁与寂静。

蔡立鹏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我读他的散文,眼前常常会出现一个渐行渐远的孤独身影。敏感的心灵往往容易与世界发生联系,不论是周围人群命运,还是天上飘过去的云彩和雨滴,都会在心灵产生投影。在尘世中行走,他以温顺之心抚摸所见之物,一草一木,故人旧事,从瞬间的参悟延伸至深远的人生和社会,在对他人的体恤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

散文集的五个小辑,人间烟火与大地现场皆在其中,可以看出他关注视角的宽泛。我个人比较喜欢“故土乡情”和“一个人,在新疆”两小辑。这两部分基本概括了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一个农家子弟参军入伍,然后在异乡漂泊、扎根,在这个过程中,现实与梦想、生活困境与精神渴求之间的矛盾从来无法解决,一切都在社会背景中,以个体生命挣扎的形态,在时间中进行消解或淡化。阅读这些篇章,也就是阅读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我与蔡立鹏有过一些写作交流,我觉得他虽然沿着世事与内心行走,但没有抵达深处,他青春时代的经历以及内心裹挟着的漂浮、迷茫与不定,如同茫茫戈壁低垂的暗色天空,既广大也逼仄,既荒芜也灿烂,这些都需要从平凡的语言中超拔出来。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说:“文学不是关于某事,而是事情的本身、本质。”蔡立鹏认为文字只是一种陪伴,不承载其他,对他来说,文字就像天上的星辰,虽然遥远,或许最终会消失在浩渺的天空,“好在,它会有发光的一瞬,如果刚好被你看见,我将是多么幸运。”

现在我觉得,“如何写”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不管怎样,所有的前提都应该是“写着”,持续地写,勤奋地写。蔡立鹏,就像现在这样。

如果不是因为写,慢慢活,会是多么的无聊、漫长。

责任编辑:王樱诺